去年皇帝得知他親自下旨安排入手、牛馬費心勞力送達前線的紅夷大炮寸功未立全部被叛軍繳獲的消息後勃然大怒,當即下旨逮拿兵部侍郎都督劉宇烈進京問罪。
如今方正化奪回了其中四門紅夷大炮,完全可以上奏子誇功,內臣露臉了皇帝當然臉上有光。
登州城裏的居民沒有被叛軍吃光,還有三四萬麵黃肌瘦的老百姓被解救,方正化和李若璉不僅僅是為了撈名聲,也是可憐那些饑寒交迫的登州老百姓,他們立刻用黃漢支援的倭國精米熬粥賑濟饑民。
都快餓死的登州老百姓喝了兩碗稀粥後一個個感激涕零,人人感激朝廷兵馬解民之倒懸,都在山呼:“吾皇萬歲萬萬歲!”“謝監軍大人給活路!”
二月十三淩晨,接到快馬送來的消息,當晚上住在萊州的山東巡撫朱大典嚇得麵如土色,眼看著登州城將要不攻自破,此時監軍發動夜襲遭受失敗亂了部署豈不是前功盡棄?
朱大典帶著十幾個家丁立刻往登州趕,誰知被錦衣衛擋在了城下,任憑這位巡撫暴跳如雷,錦衣衛根本無動於衷。
見此情形,陳洪範、劉良佐、鄧玘、金國奇等等總兵官和關寧諸將都氣炸了肺。
他們幾路人馬最短的跟叛軍打了一年,時間最長的打了一年多,唯有錦衣衛和京營人馬在十月底才趕到登州,如今卻撿了桃子,當然導致眾將不服。
這時大家都想起了出戰的那一夜,一個個都悔不當初。人人都在暗地裏罵娘,罵監軍斷子絕孫。
冷靜下來的朱大典此時反而心如止水,不管怎麼,登萊平叛取得了最終的勝利是不爭的事實,他作為統兵的最高文官到手大功理所當然。
至於誰得到了大量繳獲,哪一路人馬得到了大量斬獲,對於朱大典來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反正肉爛在鍋裏。
其實朱大典對方正化的感覺不壞,相處幾個月,他發現這個太監根本不索要無度,還利用他跟平遼將軍的關係搞來不少糧食,使得嚴重缺糧的大軍少了許多負擔。
想必錦衣衛和京營不肯其他軍隊入城就是為了多得繳獲,成大事者不拘節,畢竟攻破登州就是他們血戰的結果,畢竟他們肯定欠下了平遼將軍不少糧草銀子需要歸還,朱大典幹脆不聞不問戰後爭利的瑣事。
方正化何嚐不知群情激憤,他才不在乎呢,他掌握一條原則,對皇帝負責對自己負責對嫡係負責,他太監一個又不怕被人詛咒斷子絕孫。
把登州城裏搜刮一空後,京營人馬錦衣衛才撤出去城外駐紮,把這個爛攤子交給朱大典和一幫文官接管,捷報和請旨回京的奏疏已經在攻破登州的次日就由六百裏加急送往京師。
估摸著皇帝的聖旨沒幾日就會下達,平叛軍隊各回原駐地在情理之中,隻不過運氣不好的將領會被調入山陝參與剿殺流寇。
方正化分析剛剛立下大功的京營不會被遠調,有一支能打且貼心的軍隊在京師駐紮,皇帝應該會覺得安心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