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皇帝的臉麵(2 / 2)

因為除了水手炮手外剩下的六七千兵丁都是遼人,一大半都是打過建奴的東江鎮老兵,孔有德對接下來奪取鎮江堡立足頗有信心。

叛軍出海的接近一百艘大海船的隊伍航行速度很慢,因為這些船都是滿載甚至於超載,而且船型比較雜亂。

孔有德和耿仲明使用的二十幾艘二號福船型號的戰船能夠達到五節航速,可是裝載了紅夷大炮和一些戰馬的十幾艘中型馬船速度隻能保持在三節左右。

繳獲自津水師的五艘三桅炮船個頭大於二號福船,但是速度隻能達到四節,這五艘船應該是整個船隊中戰鬥力最強的存在。

孔有德刻意委派王子登、李應元、陳光福、蘇有功、高誌祥五位自封的總兵官各自率領一艘,每艘船上除了水手炮手都安排有二三百戰兵。

很明顯船隊的主戰船就是這五艘三桅炮船,要是他們打不過圍追堵截的大明船隊,其他戰船更加沒有了獲勝的可能性,唯有揚帆逃之夭夭。

叛軍船隊出了水城沒有敢滿帆航行,是擔心近海的浮冰會撞傷己方船舶,畢竟月光下的能見度不足,好不容易逃出來了人人都懂得安全第一。

方正化和李若璉奪下登州斬獲真的不少,因為除了腿快逃入水城為了爭奪為大型馬船和船自相殘殺的四五千,城裏還有叛軍超過一萬。

這些人中大凡是投降的明軍眼看著登州城破立刻又選擇投降回去,剩下的就是些青皮、混混和暴民,他們的戰鬥力不值一提,被錦衣衛和京營將士們殺了三四千。

本來就不是良民的這些渣渣加入叛軍就是為了搶劫和強奸,被剿殺之時人人懷中鼓鼓囊囊,甚至於不少混混還背著包裹。

晌午之時除了有十幾艘船由於有少量懂得航行的叛軍操帆、劃槳、掌舵得以逃出水城,其他船基本上都是在原地打轉,許多旱鴨子兵丁把膽水都吐了出來。

笨重的大型馬船沒有專業水手升帆根本無法挪窩,擠上船的叛軍最後放棄了逃竄,選擇跪地投降,中午之時基本上結束了戰鬥

接下來是錦衣衛監督繳獲歸公,期間三百餘投降的叛軍被砍了腦袋,因為這些人居然私藏了不少財物。

血腥和暴力很是適合無政府狀態下的形勢,在錦衣衛大刀揮舞人頭滾滾製造出的恐怖氣氛下,金銀財寶被不斷發現收繳集中。

一整時間,錦衣衛和宣傳的京營代表統計到了價銀不低於二百萬兩的貴金屬,還有絲綢、布匹、鎧甲、兵器和一百餘門大不等的火炮。

去年春崇禎帝特遣中使送來登萊前線助戰的六門重炮中的四門被發現了。

那一次從京師運來紅夷大炮是為了配合明軍打勝仗,誰知事與願違,明軍在沙河被李九成率領騎兵突擊打得潰不成軍,六門大炮一彈未發全部成為了叛軍繳獲。

繳獲的其他火炮都不算什麼,唯有這四門重炮意義非凡,因為這關係到皇帝的臉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