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轉向登萊(2 / 2)

現在不少內地商賈都覺察出食品的重要性,能夠保存一兩年的海魚罐頭如果運達山陝獲取幾倍的利潤都不成問題。

因此在貨源地投資建加工作坊的商賈不懼大海隔阻,來到了旅順口安家立業,這也是由於這裏的經營範圍和治安良好,也是得益於海上運輸形成了常態化,海上客運價格公道的緣故。

黃漢來到旅順口後還組織不是體係內的商賈會餐一次,他是用這樣的行為向大眾展示開放的旅順口歡迎大家來置業一起發財。

官居一品的平遼將軍跟地位低下的商賈們把酒言歡,詢問他們在經營中遇到的困難,還高調表態可以用抵押作坊和不動產的方式向“四方錢莊”借貸謀發展。

商賈們本來受此禮遇就已經激動不已,見平遼將軍還以優惠的條件給予資金支持,承諾借貸的利息每年隻要一成,一個個都表態從今往後會以旅順口為家,擴大生產。

現如今許多淘汰下來的武裝商船被漁民或者商賈購買或者租用,成為了漁船和現場加工海魚罐頭的工作船。

為了鼓勵更多人向海洋索取蛋白質,黃漢不僅僅給予船舶支持還給漁民、船主放貸,目的就是讓他們早日形成規模化。

黃漢這樣做還是采取做加法的原則使得漢人食品總量得到增長,多捕魚一斤大明相當於得到了五斤穀物。

不遺餘力獲得食物早就不是局限於滿足“紅旗軍”體係的溫飽,而是為了接納數以百萬計嗷嗷待哺的災民做好糧食儲備。

黃漢知道導致災民如此之多的罪魁禍首不是災,乃是人為的兵災,但是在大明當下的情況下,又有什麼辦法?

唯有強大“紅旗軍”,增加體係內的糧食總量,隨著時光推移,根據地會堅如磐石,屆時就可以率領人馬北擊韃虜、東滅建奴,西征流寇完成霸業。

忙完了內政的黃漢把目光轉向登萊,那裏有一筆大買賣可做,如果獲得成功恐怕這些年搶劫的貴金屬總價值都沒有這一次能夠到手的多。

這當然是要算計從登州乘船敗逃的叛軍,因為時候到了,叛軍在登州根本撐不住,再不往海上跑全部都得餓死。

“紅旗軍”不斷給方正化和李若璉補貼糧食,黃漢年底還讓黃勇親自送去了大量海魚罐頭和一部分繳獲的羊肉、牛肉。

方正化和李若璉見是黃漢的弟弟水營遊擊將軍黃勇親自來登州送糧食和肉食當然滿心歡喜,他們陪著黃勇帶來的幾十人把登州防線都細致看了一遍。

黃勇帶來的隨從中就有剛剛來到水營見習的沈明和俞飛這兩個黃漢親自調教的少年軍官,因此黃漢當然把登州圍城大軍的部署了解得很透徹。

況且方正化和李若璉根本沒有準備對“紅旗軍”隱瞞什麼,基本上做到了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還要求他們熟悉的沈明和俞飛回去稟告。

並且囑咐他們如果平遼將軍有什麼建議立刻派人來相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