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金州防線去年底剛剛增加了六七百蒙古輕騎兵,正兵總兵力也不足八千人馬。
但是主將宋鵬飛信心滿滿,他表態僅僅憑借這八千人馬,保證能夠應對建奴三萬人馬以上的大規模進攻。
駐防金州一線的騎兵隻留有三個把總,主將分別是張揚、袁思明、祝連山,現在騎兵得到了加強,每個把總都多了兩個百總蒙古輕騎兵。
有了炮火掩護、排槍襲擊,再有一千六百多騎兵突擊,打得敢貿然進入金州防線的後金軍大敗虧輸沒有問題。
當然這有個極限,是指後金軍出動的人馬達不到守軍五倍以上的情況下,當後金軍出動的人馬超過五萬之時,要完成突襲就顯得過於盲目進取。
屆時唯有依托堅城進行消耗戰,把敵人耗得師老兵疲意圖撤退之時,這才可以采取布置突襲的戰術使得敵人做不到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金州防線穩固,這裏也有了屯田二十萬畝,屯戶五六千,預計明年不僅僅能夠在保障糧食可以自給自足的基礎上還能夠大量生產白酒、粉絲、粉條外銷。
才種植了三茬甘薯和馬鈴薯、玉蜀黍,熱衷農事的漢民就熟悉了這些新農作物的特性。
馬鈴薯由於比甘薯更加耐寒,玉蜀黍可以大量利用山地,因此在金州、旅順之間這片山多地少不缺水資源的地方,這兩樣農作物種植麵積僅次於麥子。
收獲的馬鈴薯多了,當然導致釀酒、生產粉絲、粉條的作坊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烈酒根本不愁銷路,可以賣去蒙古、甚至於被吳家等等商賈賣去後金。
東江鎮的傷兵有一千多人痊愈後被選拔成為“紅旗軍”正兵,有兩千人留下成為了屯戶、匠戶、漁民,不是這些人都留下了殘疾,而是“紅旗軍”選兵條件比較嚴格。
受傷東江兵的家大多數已經被接到了旅順口,黃龍不僅僅沒有意見還由衷感激黃漢收留傷殘兵丁給他們活路,給他們的家田畝耕種。
黃漢安排時間看望傷殘軍人和退役的東江兵,不僅僅給他們送上了溫暖,還給他們帶來了娶媳婦的美事。
兩千餘人隻有一半有妻兒,其餘都是光棍漢,這一次隻要跟鎮撫官下保證不得隨意打罵漢語詞不達意的女人,他們就可以參與相親。
再當麵向女人作“愛你一輩子!”“保證吃飽穿暖!”“我會疼人!”等等肉麻或者實際的坦白,鎮撫官保證大家都會有女人娶回家。
由於旅順口、金州緊靠遼東灣傳統漁場,有大量收購海魚生產魚幹、罐頭的商家,漁民們不愁銷路因此捕撈業發展得很好。
引入市場競爭機製才能夠更好地發展,原本是體係內獨家生產魚幹和海魚罐頭被打破了壟斷,現在這樣的生產作坊已經超過了二十家,而且都有了各自的招牌。
“紅旗軍”體係鼓勵經商鼓勵商賈投資實業,稅收真的隻有三十取一,而且保證沒有官員、衙役、胥吏吃拿卡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