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關在萬曆年間才開始設總兵官,權限和人馬都不如薊鎮。
崇禎十七年的山海關總兵是一個也叫做高第的陝西榆林人,字漢衝。
他當時隻有一萬正兵,實力遠遠不如吳三桂這個遼東團練總兵,因為吳三桂擁有關寧軍四萬人馬,其中鐵甲家丁有幾千。
由此可見,明末完全是憑借實力話,團練總兵屬於雜牌隻要兵強馬壯,一鎮掛印總兵官也會低頭。
憨子一旦成為山海關總兵官,單正兵營就可以堂而皇之擁有人馬六千,騎兵、步兵對開,還可以節製同樣駐守山海關的奇兵營、援兵營和遊兵營,人馬如果齊裝滿員能夠過兩萬。
況且此時朝廷論功行賞,實授薊鎮副將憨子有陣斬色楞的大功在手得到一個總兵官的實授根本不過分,隻不過駐防何地有待商榷。
這個誘惑太大,黃漢樂見其成。
他抱拳道:“大人抬舉楊大郎,下官感謝不盡,隻不過升任山海關總兵駐防關城怕是難度不。”
老高第哈哈大笑道:“確實如此,其他人來運作此事都會困難重重,但是本官自然能夠服兵部通子,因為楊大郎素有憨直美名,朝廷不放心其他人,對於這樣的將領是一百個放心。”
見高第話得很滿黃漢來了興趣,憨子真的能夠當上山海關總兵官肯定會最少接管三四千以上的明軍。
到時候采取如同寧遠那般方式組合,把濫竽充數兵丁的淘汰去屯墾,再把兵額用足,在山海關駐紮騎兵、步兵各三千彈指一揮間。
用不了一年,不管奇兵營、援兵營還是遊兵營,整個山海關的駐軍都會被“紅旗軍”同化、連守備營也不例外。
黃漢沒有掩飾自己的心情,樂滋滋敬酒道:“下官謝大人成全,實話,山海關有秦翼明、馬祥麟二位兄長帶著七千白杆兵駐紮下官覺得心裏踏實。
咋一聽他們要回四川,心裏空落落的,下官真的不太放心關寧軍,對其他軍鎮的將領也不是太熟,沒有放心的軍隊在山海關,真的有根基不穩的感覺。”
高第表態道:“本官有‘紅旗軍’駐紮寧遠,有白杆兵駐紮山海關,任職遼東經略當得比上一次舒坦。
本官老了,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幾任遼東經略都不得善終,本官也希望有楊大郎那樣的猛將在身邊護佑本官過上幾年踏踏實實的日子最後壽終正寢。”
見高第話得很明白,任由“紅旗軍”發展,隻要保障他的安全,能夠向朝廷交代即可,黃漢站起身施禮道:
“下官不僅保證能夠讓大人這一任遼東經略當得舒服,還保證讓大人立下蓋世奇功。”
在座的都是“紅旗軍”和白杆兵將領,文官就是高第、高有謀,都是自己人,相談甚歡,馬祥麟和秦翼明都舉杯預祝憨子將要當上總兵官。
誰知憨子一頭霧水,一臉的不高興,他嚷嚷道:“漢哥兒,我不稀罕當什麼山海關總兵官,我不離開‘紅旗軍’不離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