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陣斬色楞(2 / 2)

喀喇沁左翼的過冬營地基本上沒有了像樣的抵抗,因為兩個台吉孤注一擲,選擇不成功便成仁,把族裏能夠組織的青壯年男人都帶去碑子山奔襲明軍,營地裏即便有男人也是老的老的。

從倉皇逃回的三百多族人口中得知兩個台吉被明軍打敗不知去向,族裏的老少爺們兒立刻選擇上馬逃竄,因為草原法則不會留下他們的性命。

合兵一處的明軍騎兵殺入營地範圍後隻留下兩個百總人馬監視這片區域,等待步兵前來接管。

其餘人馬一刻也不耽擱繼續追擊逃敵,因為追殺一騎最少能夠繳獲一匹戰馬,不定這些韃子還匆匆忙忙揣了金銀財寶呢。

五路人馬,僅僅是一營和二營像模像樣打了一場會戰,其他三營基本上都是一路勢如破竹一路掩殺,超過五百韃子的有規模反擊都沒有出現。

喀喇沁左翼的主力被打掉後,方圓三百裏的部落都成為了待宰的羔羊。

成建製的韃子騎兵已經不存在,部落的酋長得知兩個大台吉戰敗,色愣戰死,蘇布地下落不明,他們隻有幾十、百十控弦人哪敢造次。

能夠逃跑的立刻遷徙,跑不了的發現明軍出現在營地附近,紛紛帶著族中青壯年跪求準許他們投降。

這些有奶便是娘的韃子根本殺不完,接受部落投降是必由之路,隻要投降的部落就必須選擇一半十六到三十歲的控弦人來明軍中效力。

這個條件很仁慈,因為年齡的限製,十六歲以下三十歲以上的韃子男子能夠全部留在自己的部落,加上一半青壯年,部落的戰鬥力和生產力不會遭受巨大損失。

況且明軍今年根本不索要牛羊馬匹進貢,隻不過規定死了,被擊潰的色愣和蘇布地的人馬投奔宣告投降的部落之時,部落酋長必須抓捕或者斬殺他們後送明軍檢驗。

送來一顆首級或者一個俘虜,明軍會給予一石麥子的獎勵。

如果不要麥子可以換三十瓶“醉不死”高度白酒,如果敢隱匿逃來的敗兵,滅族!

逃亡的敗兵確實需要尋找遇到的部落投靠,因為沒有糧食沒有蒙古包過夜誰都堅持不了幾,最後出現了內訌。

敗兵未必都是三三兩兩,也有百十人一起逃竄的團夥,部落遇上這些敗兵當然不敢接受,不僅僅是畏懼“紅旗軍”的軍令,還擔心這些人喧賓奪主。

最後居然有些已經投降“紅旗軍”的部落被敗兵打了主動去尋找明軍為他們報仇雪恨。

接下來在吃了虧的部落輕騎兵帶領下,追逐喀喇沁左翼敗兵更加有了效率。

下手強搶了族人部落後得到了戰馬、糧食、肉類等物資的補充後自認為能夠逃過追殺的敗兵,往往被熟悉環境和習性的族人跟蹤追擊根本無法擺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