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布局(1 / 2)

由此可見養兵是最燒錢的存在,手上有兵不下手搞銀子就是暴殄物。

窮得叮當響的建奴就是靠不間斷提兵襲擊大明發展迅速,黃漢要反其道而行,不間斷通過搶建奴、搶韃子、搶流寇、搶海盜、搶土豪劣紳做到收支平衡。

黃漢目標明確,第一敵人是建奴、韃子,其次是流寇、再其次是海盜集團,最後才是土豪劣紳,他從來沒有把明軍當做對手。

因此崇禎五年的計劃搶劫財物以白銀計不得低於五十萬兩,糧食不能少於十萬石。

這樣做了,加上大明朝廷給的糧餉才能夠維持軍隊的收支平衡,否則替大明打工還要自己倒貼銀子忒不劃算。

怪不得大部分大明將領擁有人馬大多數是低於實際兵額的一半,平時的訓練完全是走過場,打仗時隻能靠為數不多的家丁撐場子。

原來他們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不吃空額哪有錢糧養家丁?訓練次數多了消耗的糧食、軍需誰給報銷?

黃漢在十一月初就開始了募兵,還是一貫作風新兵先做隨軍勞役拿衛所軍待遇。

訓練新人之時基本套路是快速推獨輪車列陣、裝填火銃、抬槍,體能訓練就是每上午五公裏越野,下午是二人合作推著獨輪車裝載六百斤沙包來回十裏路。

部隊雖然目前還沒有足額,黃漢以下所有的“紅旗軍”官佐都在加緊訓練,每都勤練不已。

經過核算,豢養兩萬餘正規軍,在保持“紅旗軍”帶兵條例的訓練強度和營養搭配的情況下。

服裝、軍需、糧食、軍餉、戰馬的草料、武器和盔甲的裝備,恐怕平均一年的耗用不會低於一百萬兩雪花銀。

大明的將領們又不是穿越者,他們哪裏能夠預知以後唯有武力才能夠生存,哪裏會肯花費重金養兵、練兵。

況且朝廷麻木不仁,該給的糧餉層層克扣,沒有後台的將領能夠到手一半就是謝謝地,不定還拖欠嚴重,今年拿到去年的額度就很不錯了。

指望這樣的隊伍跟建奴拚命貽笑大方,怪不得明軍總是一擊即潰,真的是因果報應,國家不能夠給予軍人尊重給予他們家人溫飽,卻指望他們精忠報國實在可笑。

也難怪大明幾乎是無官不貪,貌似不貪腐的文官武將難以生存,特別是武將,如果不克扣朝廷的糧餉豢養家丁,不要打仗,連集中隊伍行軍都難以做到。

按理黃漢這個總兵官平時隻能直接指揮自己的正兵營,戰時才可以節製副將的奇兵營、參將的援兵營、遊擊將軍的遊兵營。

但是朝廷已經明確“紅旗軍”駐防金州、旅順口,這就給黃漢堂而皇之集中兵權加強管理創造了條件,因為這裏處於前線,戰爭隨時會來臨,當然要采用戰時法度。

其實沒有朝廷給的大義,憨子、宋鵬飛等等將領也會以黃漢馬首是瞻,再他們也沒有這個能力補足將士們缺額的糧餉。

黃漢剛剛開始率領軍隊之時就做好了錢糧、武器、軍需一把抓的準備,麾下將領隻管帶兵、練兵,寫評語判斷士兵的戰鬥等級和一貫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