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允訝異道:“啊?咱們和黃將軍在怡春院喝酒的事連公公都知道啊?”
成全一副悠然神往的樣子,他道:“那是當然,咱家其實很羨慕方公公呢,本來他跟咱家品級相同。
可是自從結交了黃將軍就時來運轉了,如今已經是禦馬監監督大太監,不僅品級足高了咱家三級,實授的差事更是炙手可熱。”
“確實如此,卑職結識黃將軍之前不過是個喜歡喝酒打架的錦衣衛伍長校尉,由於一時心血來潮跟著黃將軍打了一次建奴陣斬一級後就芝麻開花節節高。”
“所以咱家也要跟黃將軍結個善緣,你們下一次相聚千萬別忘了咱家。”
“一定一定,公公,咱們就定了明一大早出遵化北門直馳大安口。”
“沒問題,咱家雖然沒有家傳武藝,但是騎幾馬還做得到。”
在大安口的劉之綸見到了使很奇怪,領旨後發現居然是中旨更加覺得不對勁,貌似程序不對。
大明朝的文官比較牛掰,他們隻認內閣草擬經過司禮監批紅用印的聖旨,文官們都有抵製中旨的默契。
中旨乃是皇帝直接或者讓司禮監下達的旨意,沒有經過內閣票擬,這種旨意代表了皇權卻沒有臣權的體現。
按理劉之綸這個正三品文官如果不想走向文官集團的對立麵,應該拒絕中旨。
可劉之綸是個另類,他本來就跟太多士大夫格格不入,他接了中旨後沒有糾結為何沒有內閣票擬,欣然表態他其實坐鎮大安口就是為了確保“紅旗軍”退路無憂爾。
成全得知用不著子下旨給順巡撫讓他配合“紅旗軍”行動,人家其實就是草原奇襲戰的策劃者之一,他的任務是堅守大安口直到出關人馬歸來。
他日夜趕路就是怕誤事,此時發現來不來傳旨人家劉之綸都會竭盡所能相助“紅旗軍”放心了。
成全知道皇帝及其看中此次“紅旗軍”出關殺敵,急需了解成功的把握有多大,他完成了傳旨任務,還得知了許多“紅旗軍”出關的內情。這時當然要火速回紫禁城把這些新消息奏報子。
劉之綸也有瀟瀟灑灑千餘言的奏疏上達聽,內容是敘“紅旗軍”出關的人馬構成,指出黃漢的忠勇,言明請求聖子厚待忠臣良將。
他沒有挽留提出即刻回京的傳旨太監,劉之綸如今手上有銀子,給使奉上了二百兩銀子的辛苦錢。
婁允在大安口關城遠眺白雪皚皚的群山,霎時間意氣風發,他決定不走了,想冒險出關去跟“紅旗軍”取得聯絡。
他知道如果能夠得到“紅旗軍”更加確切的消息肯定是大功一件,如果運氣好得到參戰的機會那就是錦上添花。
他自認為弓馬嫻熟,自從年初上陣搏殺一次後更加意識到戰鬥力的重要性,這段時間勤練不已,再上戰場砍幾個韃子首級應該不太費事。
屆時,他這個錦衣衛試百戶又會是京師街談巷議的焦點,升官發財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