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藩台哪裏會認這個糊塗賬,況且收複永平和收複灤州的時間相差隻不過半而已。
誰能肯定就是有人刻意為之,況且勝利者是不可以被指責的。
鄭國昌這一路人馬有先登首功、有陣斬兩員建奴甲喇額真的大功,有超過主力人馬一半的斬首數,靠耍嘴皮子根本無法抹殺。
明軍不以口水多來記功,而是以血淋淋的敵軍首級。
但是打嘴仗罵街黃漢也很在行,他叫來鄭孝文和高有謀交代他們如何放嘴炮,很快在鄭國昌縱容甚至於推波助瀾之下,京師又出現了另外一種言論。
許多文官武將包括錦衣衛大談特談孫承宗和鄭國昌兩路人馬排兵布陣的得失。大體意思就是關寧軍吃了虧又如何?還好意思唧唧歪歪?
誰讓你們擁有敵軍十倍以上的人馬和紅夷大炮,還畏首畏尾搞什麼圍三闕一不把灤州敵軍團團包圍。
關寧軍怕硬碰硬不敢打惡仗,反而給殺了無數大明子民的建奴虛留生路,現在沒有砍到更多的建奴腦袋瓜反咬友軍真是恬不知恥!
故意放走建奴這樣的話殺傷力很大,雖然矛頭直指關寧軍,但是人人都知道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京畿之地被建奴禍害了百萬家庭,太多漢民痛恨建奴,聽到了關寧軍故意留生路讓那些劊子手逃跑,罵娘的不知凡幾。
這些言論當然傳到了孫督師耳中,即便孫承宗涵養好也不由得老羞成怒,他更加厭惡那個守備。
他認為此人年紀心機如此之深,恐怕日後會不利於朝廷,因此他旗幟鮮明表態要壓製這種善於投機的人。
東林黨員裏大多數人從來不分是非,他們彈劾都是對人不對事,黨同伐異就是如此直白。
因此位高權重的鄭國昌沒有人揪住不放,黃漢這個從四品的武官就隻能躺著中槍,以至於其他人加官進爵都好,唯有黃漢成為焦點,遲遲無法定調子。
鄭國昌動用了關係網為黃漢造勢,估計最後有可能是聖上親自決斷。
徐光啟作保舉薦黃漢主持賑濟、安置流民,由此可見清流錚臣徐光啟的多麼看重黃漢。
在封建王朝,文官武將作保舉薦官員不是一了之,是要承擔連帶責任的,類似於給人家貸款提供擔保。
這就意味著黃漢得到了徐光啟的作保和舉薦要是辦砸了差事,徐光啟有可能因此獲罪。
鄭國昌琢磨一番,認為賑災雖然是個棘手的差事,但是也是一個能夠出政績的工作。
想必黃漢辦好了這檔事,徐光啟回朝後一定會在朝堂上為國舉賢。
他當場就同意了徐光啟的舉薦,高調任命黃漢為賑災特使,可以調用永平府的各級官吏。
與此同時永平地界的流民都被各州府官吏刻意往開平鎮引導。
流民心中本來就沒有目的地,隻是為了不至於餓死出來流浪,官府宣布開平鎮會有“紅旗軍”給所有人提供食物,老百姓自然扶老攜幼而來。
於是乎,黃漢得到了三萬餘石雜糧的支配權,他需要安置接近十萬流民,保守估計這些糧食攤薄到每一位流民身上隻有五十斤不到。
即便老人婦孺可以少吃點,這些糧食也隻能堅持兩個月而已,哪怕混野菜和樹皮怎麼著也撐不到三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