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體察民情(2 / 2)

徐光啟默默地瞧著笑容滿麵的老百姓排著隊來打一碗稀粥拿兩個炊餅,瞧著他們滿足的樣子深有感觸。

這時隻聽見一個聲音道:“老伯,做人要厚道,你連續來了三,都是領了粥拿上炊餅就走,記住了明如果再來就不會讓你如願了。”

被曾同享指出來混飯的農民滿麵通紅,旁邊的老百姓也紛紛道:“不知足的人就沒臉了,別以為‘紅旗軍’是傻子,人家隻不過故意不點破而已。”

徐光啟看向一直跟著隻看不話的黃漢問道:“有人成功混到飯勢必導致更多人效仿,你不打算采取什麼辦法嗎?”

黃漢大咧咧道:“就是中午提供一碗稀粥兩個炊餅而已,犯不著因噎廢食,畢竟來認真聽課的占了絕大多數。況且又有誰家裏日子過得去大老遠跑來就是為了區區兩個炊餅?”

徐光啟愕然!原來這個徒弟大來大去是個習慣做大事的人才,根本不跟升鬥民斤斤計較,自己反而家子氣了。

這時徐光啟看到一個壯漢吃完了一個炊餅,喝光了稀粥把碗添得幹幹淨淨,一副意猶未盡的樣子,可是他卻不肯再吃剩下的一個炊餅而是用布包好了藏入懷中。

徐光啟問道:“以爾的塊頭,吃兩個炊餅恐怕都填不飽肚子,現在為何還要留下一個?”

見是一個讀書人問話,那人恭恭敬敬道:“今不要下死力氣幹活,有個半飽足夠了,剩下的炊餅帶給孩子娘和孩子們嚐嚐,他們太久沒吃過白麵炊餅了。”

原來這個漢子選擇自己扛著餓,預備把口糧帶給妻兒。徐光啟不由得同情心泛濫,他也來到打飯的棚子領了兩個炊餅,自己拿著一個大口咬,把另外一個遞給那個漢子。

誰知那人不要,道:“兩個炊餅下肚才能夠勉強充饑,先生莫要跟的客氣。”

徐光啟道:“你比老夫年輕,也比老夫高大,你都能忍饑挨餓,老夫為何不能?拿著吧,算老夫帶給汝妻兒的。”

黃漢笑盈盈瞧著徐光啟,他其實不認為靠自己省一口來救助別人的做派可取,此乃善爾。

他始終認為要給千千萬萬挨餓的老百姓提供工作機會,讓他們付出的勞動能夠換回足以溫飽的報酬才是大善。

但他倒是瞧上了這個壯漢,很明顯這是一個有愛心的人,還是一個知進退的人,今他偶然間遇見了自己,明這個人還是個幸運兒。

黃家的工廠、農田會需要大量管理者,完全可以給這個漢子一個工作機會。

黃漢道:“你叫什麼名字?多大年紀?家住哪裏?家中還有幾口人?”

那漢子見黃漢器宇不凡,又是讀書人打扮,連忙答道:“的名叫穀滿倉,今年三十了,家在離此地二十裏的穀家溝村,家中有妻子和四個孩子,大的今年十二歲是個子,最的閨女才五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