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推廣(1 / 2)

第二一大早黃漢就陪著徐光啟上路去開平鎮,科學家同樣是個實幹家,不在意排場更加不耐煩虛禮,黃漢也就樂得隨意。

剛剛到達,迫不及待的徐光啟就親自到田間地頭察看昨種下去的甘薯、馬鈴薯秧苗。

黃漢是真心對這些能夠活人無數的農作物感興趣,依舊全程陪同,並且親自參加勞作,還知道整理田壟。

夏種下的甘薯、馬鈴薯隻要一百二十多就可以收獲,現在才五月中旬時間完全趕得上農時,徐光啟終於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黃漢不是太了解農業,但他也不是全然無知,最起碼他知道馬鈴薯比甘薯更加耐寒,也比甘薯更加有營養。

因此他建議徐光啟盡可能多的育馬鈴薯的秧苗,他要號召農民大麵積種植以確保有可以充饑的食物應對今年的嚴冬。

徐光啟原來根本沒指望真的能夠種植上幾十萬畝馬鈴薯和甘薯,見黃漢信心滿滿不由得啞然失笑。

他道:“黃漢,你可知道農民愚昧,要他們接受一樣新農作物該有何難?為師努力了十幾年,至今也是束手無策,推廣能夠高產的甘薯、馬鈴薯明明利國利民,可就是舉步維艱。”

黃漢笑道:“師傅,那是因為您是科學家,專業在科研和實驗,所謂術有專攻就是如此,推廣其實也是一門學問,你就未必精通。”

被徒弟指出他推廣不得法,徐光啟根本不以為意,反而對黃漢的話題感興趣,問道:“如此來,你莫不是胸有成竹。”

黃漢也不謙虛,堂而皇之道:“那是當然,隻要把握人心,明白土裏刨食的農民所需要的,再權衡他們擔心的,然後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找到平衡點就水到渠成。”

徐光啟被黃漢的論調一下子吸引了,問道:“你能不能具體點?為師貌似有所悟,又覺得還不得要領。”

黃漢接著給科學家灌輸新理念,他道:“農民考慮的無非是溫飽而已,需要的是養家糊口的糧食,萬一嚐試新的農作物失敗了又該當如何?

種出來的農作物賣不了有該如何應對?

這些前因後果作為推廣者要麵麵俱到,要給予老百姓信心,就要把老百姓可能承擔的風險係數降到最低。”

徐光啟聽得很認真,他點頭道:“如此當然好,隻是不知你準備如何推廣馬鈴薯和甘薯的種植?”

“很簡單,首先黃家所有沒有種上春麥的田畝都及時補種甘薯和馬鈴薯,估計總數要有五六萬畝。

接下來就是讓周邊撂荒的田畝都來種植,為了給予肯種植的農民吃定心丸,我黃家高調宣傳統一收購所有的產出。“

徐光啟疑惑道:“甘薯、馬鈴薯都是新農作物尚且不知所值幾何?你準備以什麼價位收購?

很明顯出價低了老百姓無利可圖甚至虧本,他們以後恐怕永遠都不會碰這兩樣東西。

出價太高又會麵臨售賣價格跟雜糧相比沒有了價廉物美的優勢,會麵臨賣不出去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