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組是王展鵬負責,安放火藥包的任務尤其重要,他已經有兩次實戰經曆,演習之時得心應手。
其實也沒什麼技術含量,此爆破組非近現代戰爭中危險係數很嚇人的工作。
近現代戰爭中工兵戰士,或者是選出來的勇士需要冒著槍林彈雨匍匐前進把炸藥包送到暗堡下。
而王展鵬的爆破組很牛掰,足一個總旗的麾下騎馬帶著七個三十斤重的火藥包奔馳接近到需要炸開的地點。
然後才下馬舉盾結陣如牆在城門口安放火藥包並且綁牢了,最後快速上馬撤離,這就算完成了任務。
危險係數體現在火藥包不能被敵人的火箭射中,還好用火藥爆破攻城在這個時代不多見,守城的建奴基本上意識不到危險,也未必懂得要集中火箭射急速接近城門的明軍。
負責騎射掩護的是王誌誠和楊大年各帶兩個總旗,憨子是破門行動的總指揮。
宋鵬飛依舊是負責探查,攻城之時也率領一個總旗“紅旗軍”向羅家寨城頭射擊為袍澤提供掩護。
想必七杆鳥銃跟城頭敵軍對射之時,所有的鳥銃手都能夠親眼看到火器的殺傷力無與倫比。以後會更加堅定他們練習火器的信心。
黃漢還是遺憾人馬太少,雖然大部分都是明軍老兵,但是超過六成都是“紅旗軍”新兵,彼此間的磨合期還不長,做到如臂使指還需要時日。
如果有兩三千“紅旗軍”老兵在手,黃漢哪裏用得著花心思算計馬世龍和吳自勉他們上鉤。
自己帶著人馬就去把羅家寨裏至多六七百後金軍披甲人,七八百旗丁、包衣奴才給幹了,還可以獨得那裏的繳獲。
通過不間斷襲擊後金軍,黃漢知道此時大明京畿之地是一百幾十年來第一次麵臨異族入侵,關內老百姓的泱泱大國思維還在,除非命懸一線,基本上沒有人肯主動做異民族的奴才。
羅家寨雖然有幾百旗丁看管漢人,在麵臨攻擊之時,寨子裏被裹挾的一兩萬漢民最少會有一大半人發生暴動。
因此計算戰鬥力完全可以忽略那些旗丁和包衣,他們十有八九沒有盔甲,沒有強弓,其實這些人中能夠射箭的也應該不是很多。
他們麵臨十幾倍漢民的反噬,順刀跟木棍、扁擔、板兒磚比優勢其實不明顯,在人數完全劣勢的情形下被打得不成人形那是必然。
“紅旗軍”的軍紀嚴明,保密工作也做得相當好,即便如此黃漢也沒有在軍中廣而告之出擊目標,隻有總旗官以上級軍官才被明確了下一階段任務。
憨子知道騎兵奔襲一座城池,哪怕僅僅是一個宗族武裝的寨子也要力爭做得一鼓而下,畢竟騎兵不是用來攻城的,唯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完成偷襲才能夠避免無謂的犧牲。
他的腦子不拐彎,因此比別人執著,每都跟弟兄們磨合、協同,每一次演習都能夠做到比上一次更加快速、更加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