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問題還是自己人馬太少,實力不足以跟超過一個牛錄的建奴甲兵硬撼。
即便麾下戰士們認為“紅旗軍”跟一個建奴上等牛錄發生遭遇戰也能勝之,但是黃漢根本不能這樣拚消耗。
慘勝如敗,“紅旗軍”肩負著漢民族的希望,在成長階段傷筋動骨,曆史的車輪豈不是依然如故,最後漢民族還是一個個腦後留著豬尾巴做通古斯野人的奴才?
此戰還是要把握最重要的一條,隻能占便宜堅決不肯吃虧。
黃漢帶著麾下潛行,一路上強忍著沒有下手對付來往不絕的後金軍哨馬和運輸隊,有幾次發現了隻有一個韃子十人隊押運物資都放棄了唾手可得的繳獲和斬獲。
三十幾人花了五時間把遷安城到三屯營城的這段路線基本摸清了,一百五十裏的官道,其中大多數是山路難行。
後金軍搞輜重運輸比不得騎兵奔馳,根本做不到朝發夕至,利用兩時間趕到地方也夠嗆。
因此他們在這兩城之間又經營了兩個物資囤積地——羅家寨和馬家坡,這兩個地方都有最少一個建奴牛錄外加一個韃子百人隊駐守,還有旗丁、餘丁、包衣奴才二三百上下。
羅家寨和馬家坡的後金軍不斷在周圍劫掠,把搶來的物資囤積在這兩個原本是大明宗族武裝建造的寨子裏,也有其他劫掠的牛錄把搶掠成果存放後再次踏上打劫的征途。
羅家寨離三屯營城五六十裏,馬家坡離遷安城不到五十裏。這兩個寨子相隔不過四十幾裏,但是這段路途山高林密屬於遷安到三屯營之間最難走的道路。
黃漢潛行接近,利用樹木掩護把兩個寨子都親自觀察了最少兩個時辰。
他心裏大致有了一個想法,羅家寨拿正經八百的城池相比容易攻打許多,寨子裏堆積的財貨真的不少,被裹挾準備帶回遼東為奴的漢人青壯年男女也不會少於一兩萬。
黃漢準備回到遵化忽悠馬世龍和吳自勉,看看他們是不是夠膽量出動所有的騎兵一起來玩一次奔襲羅家寨。
黃漢不擔心打不下來羅家寨,因為“紅旗軍”用火藥包炸開城門已經有了幾次成功的經驗。而這一種用火藥炸開城門的破襲方式沒有被這個時代廣泛采用,目前屬於“紅旗軍”獨一無二的配方。
二百多斤黑火藥的爆炸威力堪比二戰期間的一個五到八公斤炸藥包的威力,用來破門當然手到擒來。
羅家寨根本沒有修建甕城,明軍騎兵突襲而來之時,駐守的後金軍根本不可能來得及用石頭沙包堵死大門,估計一息時間明軍就能夠破門而入。
問題是羅家寨原本就有幾百後金軍駐守,幾乎每都有運輸隊在寨子裏過夜,押運的後金軍人數有時多有時少,哪怕忽略那幾百旗丁和包衣奴才的攻擊性,怎麼著也要以三五百甲兵計算戰鬥力。
————
請書友們留下推薦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