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遵化在手之時後金軍完全可以自由從大安口、龍井關、馬蘭穀這三個被毀壞的長城關隘進出,現在如果不想遭遇激戰隻能選擇經過三屯營城一直往北經龍井關回遼東。
黃漢當然知道後金軍已經萌生退意,這些窮凶極惡之徒肯定舍不下劫掠的糧食和財物,往口外運送物資一直都在進行中。
黑吃黑行動已經在心中醞釀,明軍一直沒有敢派遣人馬去攔截後金軍出龍井關的隊伍,建奴三屯營城的守將乃是代善的四兒子甲喇額真瓦克達,他此時肯定不知道來了一支膽大妄為的“紅旗軍”。
黃漢準備帶著人馬從遵化北馬蹄峪往東潛行,經洪山口邊牆內的羊腸道直撲龍井關,這個時代的大明長城是軍事防禦體係,長城理論上也是兵力調動的動脈。
劉之綸其實是個相當聰明的人,其實能夠通過讀書考中秀才、舉人最後金榜題名成為進士的人一個個都應該相當於現代的學霸。
如果現代人跟古人比學曆,明朝得中進士者每三年才三四百人,這個比例應該是後世名牌大學裏博士生的存在。
劉之綸馬上明白了黃漢要自己控製一座城門的意圖,道:“黃將軍試圖繼續遊擊建奴,為了方便出入遵化城故而要一座城門的控製權本官理解,交給黃將軍一座城門本官還是比較放心的,隻不過……”
“還有隻不過?娘的,劉之綸這子也變得不厚道了。”黃漢心裏腹誹。
他見劉之綸在裝模作樣沉吟,接口道:“劉大人,卑職來到遵化,但有斬獲都少不得大人的運籌之功。卑職出遵化遊擊建奴也是奉命行事,劉大人就是指揮‘紅旗軍’的主將啊!”
劉之綸乃是文官,都是名義上指揮歸他調遣的各營人馬,“紅旗軍”乃是剛剛嶄露頭角的一個守備營而已,朝廷根本沒有明確劉之綸可以節製。
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現在黃漢主動表態在遵化期間受劉之綸節製,接下來“紅旗軍”但有功勞自然少不了劉之綸的運籌之功。
劉之綸當著遵化文官武將道:“如此甚好!黃將軍聽令。”
黃漢站得筆直大聲道:“末將在!”
“本官命令你帶領本部人馬駐紮遵化南門,伺機出擊建奴不得有誤。”
不簡單!這位劉侍郎這一個多月的進步大大的啊!他直接當眾發布讓“紅旗軍”主動出擊的命令,黃漢帶著人馬經曆血戰得來的所有功勞,劉之綸變成了當仁不讓的第一功臣。
沒關係,能夠被人利用的人,明是個有用之人,最起碼還有利用價值麼!
況且黃漢的軍功賞又不會有了上司領了運籌之功就會貶值,這種雙贏的好事何樂不為?
“卑職領命,定然不辱使命!”黃漢立刻抱拳躬身道。
————
書友們千萬別忘了投推薦票,這件事很重要、很重要真的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