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新鳥銃(1 / 2)

後山避難所外熱鬧非凡,這一邊楊大年一大家子拉著他好似有千言萬語,那一邊黃農生在給兩個哥哥和一對弟妹講故事,講得吐沫橫飛。

“咱們的隊伍現在叫做‘紅旗軍’,在永平府地界可有名了,鄉親們見到紅旗飄舞都會來幫助咱們,送糧食、送草料、甚至於有的老鄉把下蛋雞都殺了給傷病員燉湯喝。”

老大黃月生道:“鄉親們也不容易,能夠如此足夠了。”

“大哥,咱們‘紅旗軍’乃是鐵骨錚錚的好漢,人人都是子弟兵,咱們的軍紀是餓死也不搶掠老百姓,是不拿群眾一針一線,老鄉們給咱東西,咱們會以高於市場價給銀子給銅錢。”

黃菊生問道:“‘紅旗軍’什麼都得買啊?那要花多少銀子啊?長期以往少將軍如何供得起這許多人馬?”

“所以‘紅旗軍’戰士都懂得一切繳獲歸公中的道理,打死建奴、韃子連他們身上的衣服都扒得幹幹淨淨。”

妹雪兒插嘴道:“哥哥,那些扒下的衣服真的用得著,剪粗布、糊漿子、納鞋底、納棉甲的材料就是那些破衣服和破布,我也每都去幫著幹呢。”

“‘紅旗軍’能夠屢屢殺敵立功,你們也有功勞,那些精心縫製的棉甲貼在鐵甲裏麵穿防禦效果真的不錯。我就曾經中了兩支箭,如果沒有這些裝備,估計早就戰死了。”

雪兒聽哥哥她們這些婦女也有功勞可開心了,笑得甜如蜜。“哥哥,咱們都知道棉甲是給戰士們保命用的,人人都用心著呢。”

避難所的一個大空間裏,原本在做女紅的一大堆婦女、姑娘都跑去山口接親人,現在隻剩下十幾個人。

鄭國昌的夫人也喜歡跟一大群女人一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計,如納棉甲這活兒她就比較得心應手。

她對身邊的鄭秀娥道:“女兒啊!黃家哥兒真的英雄了得,聽他又得了不少斬獲、繳獲回來了。”

沒來由的驀然感到麵孔發燒,鄭秀娥又仿佛瞧見了騎著駿馬踏著祥雲而來的英武騎士。

她道:“哥哥也準備下山跟著黃家哥哥上戰場,娘真的不擔心嗎?”

“唉!東奴都打到京畿了,大明如果不反擊國將不國啊!舍身為國即便死也壯懷激烈,娘怎麼會舍不下孝文去從軍。”

“要是我大明的軍人都如同黃家伯伯和黃家哥哥那樣,區區東奴怎麼可能入關!”

“娘聽灤州被東奴破了,知州楊家人生死不明,恐怕凶多吉少啊!”

鄭秀娥臉色暗淡了,雖然她根本沒見過未來的相公,但是知道他家有可能遭遇不幸還是心有戚戚焉。

這時前去看親人的婦女陸陸續續歸來,薇、月兩個婢女也瞧熱鬧回來了,她們嘰嘰喳喳把聽來的故事廣而告之,幾大十女人都喜聞樂見。

山下九裏台村,眼看著日頭偏西,宋鵬飛布置了明崗暗哨、伏路軍後,帶領大家動手收拾那些沒有被焚毀的房子準備晚上住宿。

在傍晚之時,上山送貨的人馬回來了,黃沂州陪著使和錦衣衛也來到了村子裏,隊伍裏居然有鄭孝文和他家的兩個廝,鄭孝文的身板還穿上了一副山文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