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誌寬哀歎明軍不堪,怒斥袞袞諸公不作為,揚言恨不能帶領家丁去砍幾個建奴提振士氣。
黃漢父子聽出了他的弦外之音,情緒激動的黃沂州當場表態要為朝廷效死,不日就會帶領十幾個家丁去襲擊建奴。
韓誌寬當然勉勵一番,並且高調宣布他已經以一個總旗足額人馬向兵備道大人請餉,而且是以騎兵的耗用行文,估計用不了多久就會有下文。
近幾日朝廷出了紕漏,山西來勤王的兵馬由於沒有及時撥付錢糧,導致幾千邊軍潰散,子震怒,十幾位文官老爺下獄問罪。
前車之鑒,在這微妙時刻以維穩為主,兵備道無論是否願意,也要矮下身段安撫好歸他管理的赳赳武夫,克扣錢糧最起碼在這個時刻會收斂許多,辦事效率自然會提高不少。
至於黃沂州總旗是不是有足額的兵丁韓誌寬根本不擔心點驗,他在黃家已經瞧見了忙忙碌碌的青壯年有幾十號。
韓誌寬來九裏台村的消息鄉親們都知道了,許多人還看見了朝廷從三品武官的行頭,瞧見了那些神氣活現的家丁。
送走韓誌寬的當晚上黃漢就召開動員會,高調宣布明做好出征準備,後往京師方向搜索前進,爭取襲擊一支不超過十人隊的後金軍。
訓練了一個月,這些家丁本來就有武力值、就各有所長,現在已經能熟記軍紀,也開始懂得互相配合,是時候帶他們出去經曆戰鬥。
訓練場上僅僅能夠練兵,要讓新兵成長為戰士必須經曆血與火的戰場磨練。
家主練兵就是為了打仗,所有的家丁都有這個覺悟,一個月裏每都在聽民族英雄的故事,每一個家丁恐怕都有了代入感。
得知馬上就要出發去找後金軍的晦氣,所有的家丁都沒有異議,他們對即將到來的戰鬥還有些期待。
人人都知道打仗會死人的,這不可避免。但是作為主將一定要對袍澤負責任,避免不必要的犧牲是重中之重。
大明京畿之地何其遼闊?有十幾萬平方公裏方圓,後金軍那一點點人馬根本不可能做到麵麵俱到。
他們總會出現薄弱環節,況且如此大的一片戰場,部隊與部隊之間的聯絡也是個大問題。
如今後金軍正在京師城下鏖戰,黃漢準備帶著十幾個家丁去戰場外圍尋找戰機,沒有大手筆,找機會偷襲股部隊或者幹脆劫殺後金軍相互之間聯絡的信使。
後金軍都是強盜,他們不可能老老實實的呆在軍營裏,總會有人出來結夥打劫。
黃漢有了十幾個人,再次選擇伏擊戰之時可以發動襲擊的機會最起碼跟他一個人玩偷襲的幾率放大五倍都不止。
以目前十六人的規模,再次麵對一隊建奴的時候,用偷襲取得勝利最少有八成把握。
黃漢隊伍裏所有的戰士都是本地人,都是知根知底的鄉親,這種隊伍最容易形成凝聚力,任誰也不可能忍受下半輩子被鄉親們唾罵,拋下袍澤自顧自逃跑。
十六人都熟悉路況,可以抄路入密林,萬一遇到大股後金軍之時逃跑效率肯定不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