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蜂膠的提純與精製工藝蜂膠產品最早由國外開始生產,我國開發蜂膠產品相對較晚,這與中蜂不產蜂膠有關。目前,蜂膠產品風靡國內外,被譽為“天然抗生素”、“血管清道夫”。各個國家爭先開發蜂產品,類型各式各樣,概括起來可以分為以下幾大類。
(1)內服型:蜂膠酊劑、蜂膠口服液、蜂膠片劑、蜂膠膠囊(包括軟膠囊和硬膠囊)、蜂膠乳劑等。
(2)潔口型:主要用於口腔衛生和保健,產品有蜂膠牙膏、蜂膠潔口劑、蜂膠氣霧劑、蜂膠噴劑、蜂膠漱口液等。
(3)外用型:蜂膠乳膏、蜂膠搽劑、蜂膠栓劑、蜂膠霜劑、蜂膠洗液、蜂膠痤瘡液等。
(4)化妝品型:蜂膠肥皂、蜂膠護膚膏、蜂膠香水、蜂膠生長水、蜂膠噴霧發膏等。
(5)其他類型:蜂膠口香糖、蜂膠酒、蜂膠蜜等。
天然蜂膠在采集過程中混入大量的蜂蠟、蜂屍、木屑和泥土等雜質,因此在生產蜂膠產品時需要對粗蜂膠進行提純。目前,在所有的溶劑中,乙醇被認為是最理想的溶劑。蜂膠的提純工藝及操作要點如下。
(一)工藝流程
(二)操作要點
1.原料的選擇
目前,在收購蜂膠時可以參考蜂產品執行行業標準,必要時對其理化指標、衛生指標進行測定,選擇純度較高、雜質含量少的蜂膠作為加工用原料。
2.冷凍處理
原料蜂膠由於在常溫下呈黏滯狀態,很難對其進行粉碎,因此必須將蜂膠進行冷凍處理,通常在-18℃條件下冷凍2h,使蜂膠變硬變脆。
3.蜂膠的粉碎
為了加快蜂膠有效成分溶入溶劑中,必須對其進行粉碎,以增加蜂膠和溶劑的接觸麵積,溶出速度也隨之加快。由於蜂膠遇熱變軟,很容易粘附在容器上,因此,經冷凍後的蜂膠應盡快進行粉碎。
球磨機是一種適合用於粉碎結晶物料、易熔化的樹脂、樹膠以及其他非組織性脆性物料的粉碎設備。在操作時,將大塊蜂膠用手工進行粗破碎,然後裝入球磨機的罐內並蓋嚴,由電動機帶動球罐轉動,轉速控製在使其中的圓球能在一定的角度落下的速度,蜂膠則因圓球起落產生的撞擊作用與圓球和罐壁及球與球之間的研磨作用而被粉碎。球磨機工作示意圖。
蜂膠一般被粉碎到20目即可,不可粉碎得過小,否則蜂膠提取液在過濾時很困難。另外,球磨機的工作環境應在15℃以下,否則因摩擦和撞擊產熱,引起蜂膠熔化,難以實施粉碎作業。
4.蜂膠的浸提操作
我國產的天然蜂膠幾乎不溶於水,易溶於甲醇、乙醇、丙酮等有機溶劑中,因此目前生產中普遍采用乙醇來提純蜂膠。作者曾經比較了不同有機溶劑對蜂膠的提取率及其中黃酮的溶出量。
甲醇、乙醇和乙酸乙酯都是提取蜂膠較好的溶劑,三者對蜂膠的提取率和黃酮的溶出量無顯著性差異(P>0.05),對蜂蠟的溶出量不同,其中甲醇和乙醇間無顯著性差異(P>0.05),甲醇和乙醇與乙酸乙酯間存在顯著的差異(P<0.01)。試驗中發現,乙酸乙酯雖然能將大部分蜂膠及其有效成分溶解,但無效成分蜂蠟的溶出量較大,將乙酸乙酯提取物轉溶到乙醇裏後,很難形成均一溶液,且蜂蠟以絮狀物均勻分布於乙醇液中,嚴重影響了蜂膠製品的質量。三氯甲烷不適合作為蜂膠的溶劑,主要原因是三氯甲烷對有效成分黃酮的溶出量小,不及甲醇、乙醇和乙酸乙酯的1/2,而對蜂蠟的溶出量大。
綜合上述研究結果發現,甲醇和乙醇均是提取蜂膠的較好溶劑,但因甲醇具有很強的毒性,隻能作為提取蜂膠的溶劑,不能用來配製蜂膠口服液產品。
(1)不同乙醇濃度對蜂膠提取的影響:乙醇溶液對10g蜂膠的提取量和平均提取率,均隨乙醇濃度的增大而增大,提取量由0.589g上升到4.794g,平均提取率也從5.89%上升到47.94%。當乙醇濃度大於75%,蜂膠的提取量與平均提取率幾乎不再改變。
統計分析表明,75%~95%濃度的乙醇溶液對蜂膠提取量的,差異不顯著,但是與35%~65%濃度的乙醇溶液相比差異極為顯著。乙醇濃度對蜂膠提取率的影響極大,當乙醇濃度達到75%以上,能充分地溶出蜂膠。
(2)不同乙醇濃度對蜂膠中黃酮類化合物溶出的影響:蜂膠的化學成分十分複雜,黃酮類化合物是其發揮多種生物學功能的主要成分,本試驗進一步研究了乙醇濃度對蜂膠中黃酮類化合物溶出的影響。
乙醇濃度對蜂膠中黃酮類化合物的溶出有顯著的影響:當乙醇濃度增大,蜂膠中黃酮的溶出量也相應增多,其中75%~95%濃度的乙醇溶液對黃酮的溶出量不存在顯著性差異,與35%~65%濃度的乙醇溶液相比差異極為顯著;35%~65%濃度的乙醇溶液對蜂膠中黃酮的溶出量存在顯著差異。采用乙醇作為溶劑提取蜂膠時,其濃度應大於75%。當乙醇濃度大於75%時。蜂膠的有效成分能最大程度地溶出;乙醇濃度小於75%時,大量的蜂膠及其有效成分不能充分溶出。
(3)料液比對蜂膠提取率的影響。
在樣品量一定時,增加溶劑的量可以降低樣品粒子周圍的濃度極差,更有利於有效成分的溶出,因此,在實際生產中可以采用加大溶劑用量來獲得最大的提取率。當料液比在1∶5以下時,溶劑對蜂膠的提取率和黃酮的溶出量均無顯著性差異,在實際生產中,如果選擇較大的料液比,雖可以將蜂膠中的有效成分更加充分地提取出來,但會降低料液中蜂膠的濃度,加大濃縮時的能耗。
(4)溫度對蜂膠提取率的影響:一般來說,升高溫度有利於浸提,這主要是因為溫度升高,分子運動速度加快,滲透、溶解、擴散速度也加快,所以提取效果好。本試驗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條件下,研究了4℃、25℃和45℃3個提取溫度對蜂膠提取率的影響。
提高溶劑的溫度可以提高蜂膠的提取率,45℃與25℃和4℃對蜂膠提取率存在顯著差異,但是黃酮的溶出量並未隨浸提溫度的升高而上升,說明45℃條件下提取出的蜂膠中可能含有大量的雜質。本試驗測定了各溫度條件下提取的蜂膠中的蜂蠟含量,結果表明,45℃浸提條件下,有大量的蜂蠟溶入乙醇溶液,蜂膠中蜂蠟的含量極顯著地高於4℃和25℃條件下提取的蜂膠中蜂蠟的含量。同時,提取液在25℃條件下呈凝塊狀,這主要是蜂蠟析出所造成的。因此,在提取蜂膠時,溫度應控製在25℃以下,以減少雜質的溶出。
(5)蜂膠提取的正交試驗:本試驗以乙醇濃度、料液比和提取時間為主要因素,分別在3個水平條件下進行了正交試驗。
在影響蜂膠提取率的3個因素中,乙醇濃度對蜂膠提取率的影響最大,其次是提取時間,料液比的影響最小。當乙醇濃度為80%、料液比1∶10、提取32h與乙醇濃度為95%、料液比1∶15、提取32h均可獲得最高的蜂膠提取率,黃酮的溶出量也最大,10g蜂膠分別可以溶出2.844g和2.862g黃酮。
在實際生產中也可以采用甲醇提取,用甲醇提取蜂膠時蜂臘溶入量少,而且甲醇沸點低,易於回收。將蜂膠與乙醇(95%)或甲醇按1:10的比例置於帶攪拌提取罐中,於4℃條件下浸提8h左右,取上清液置於貯罐中待過濾;濾渣與沉渣合並,再加入5倍體積的乙醇(或甲醇)攪拌提取,靜置後分離出上清液,如此反複提取2次,可將蜂膠的有效成分全部提出。
蜂膠的提取設備要求為不鏽鋼桶,帶攪拌,密閉性要好,常見的提取設備。
5.過濾
置於貯罐中的蜂膠溶液需靜置24h,使部分細泥沙和不溶物沉澱,上清液用板框過濾機過濾,濾網要求在400目以上,經過濾後將徹底除去一些細泥和不溶物,得到澄清的蜂膠溶液。生產上還可以采用矽藻土過濾機或離心分離過濾機。
6.真空濃縮
真空濃縮回收乙醇、蜂膠乙醇(甲醇)浸提液的濃縮過程實際上是兼具分離和回收乙醇(甲醇)的過程。為了不破壞蜂膠的有效成分,回收乙醇(甲醇)時采用真空濃縮設備,具體操作順序如下。
(1)將蜂膠溶液泵入濃縮鍋內;
(2)接通冷凝器的冷卻水;
(3)開啟水力真空泵,使濃縮罐內的真空度達到66.7kPa;
(4)接通蒸汽或熱水加熱器;
(5)控製蒸汽壓使罐內溫度達到45℃,罐內蜂膠提取液開始沸騰,乙醇(甲醇)蒸汽由導管進入冷凝器,乙醇(甲醇)蒸汽被液化,流入貯罐中;
(6)乙醇(甲醇)揮發完後,停止水力真空泵和蒸汽,待罐冷卻後再關閉冷卻水;
(7)放出蜂膠膏,冷卻、分割、稱量、包裝。
真空濃縮罐的操作注意事項如下:
(1)開機前應檢查濃縮罐、冷凝器是否漏氣,以防止燃燒、爆炸事故的發生。
(2)濃縮罐內蜂膠提取液不能超過容器容積的2/3,否則液體會因沸騰而衝進冷凝器逸出,造成燃燒、爆炸或中毒。
蜂膠之所以被開發成如此多的產品,其主要原因是蜂膠具有強烈的殺菌作用。另外,蜂膠中含有大量的酚類化合物、黃酮類化合物以及有機酸類化合物,這些化合物在護肝、抗癌、降血脂、治療皮膚病等方麵的作用均已得到證實,從而為開發蜂產品提供了科學依據。
二、蜂膠口服液的加工技術
蜂膠口服液是目前國內外蜂膠的主要產品之一,它以食用酒精作為溶劑,將蜂膠配製成不同濃度的溶液,裝入塑料瓶或玻璃瓶中。國內生產蜂膠口服液的廠家主要以塑料瓶灌裝,嚴格來說,蜂膠口服液是不能裝入普通塑料容器中的。國外企業生產的蜂膠口服液大多數以玻璃滴瓶的形式包裝,采用該包裝時消費者服用很方便,值得我國蜂膠加工企業學習。
(一)工藝流程
(二)操作要點
1.純蜂膠的製備
生產蜂膠口服液的蜂膠要求質量要好,絕不能摻入有害的雜質,尤其要防止重金屬的超標,因此在原料收購時應嚴格把關,拒收不合格的劣質蜂膠。收購後將蜂膠進行提純處理,再製成膏體備用。
2.粉碎
將純蜂膠冷凍,然後用球磨機粉碎。
3.配料
根據需要可以將蜂膠口服液配成濃度為25%、30%、50%等各種劑型。
4.溶解
為了防止乙醇揮發,在40℃條件下溶解於乙醇中。
5.過濾
用200目篩網過濾。
6.分裝
可以采用口服液專用灌裝機進行分裝,一般每瓶裝15mL、30mL、50mL或100mL
7.貼標、成品
三、無醇蜂膠口服液的加工技術
無醇蜂膠口服液是專門針對少數消費者對乙醇產生過敏現象或肝病患者而設計的產品,該產品技術含量較高,是一種很有市場前景的產品。無醇蜂膠口服液的生產工藝流程及操作要點如下。
(一)工藝流程
(二)操作要點
1.純蜂膠融化
純蜂膠加熱到50℃時開始融化,溫度不宜太高。
2.乳化
無醇蜂膠口服液最理想的溶劑是甘油,因為甘油可以將蜂膠中的大部分活性物質溶解,但是蜂膠中的樹脂和蠟類物質不能溶入甘油,因此需添加乳化劑乳化蜂膠。常用的乳化劑有吐溫-80、蔗糖酯等,加入量為蜂膠的50%。為了得到穩定的蜂膠乳狀液,最好用超聲波乳化器進行乳化,乳化時間為10min。
3.配料
將蜂膠乳狀液、甘油、蜂蜜、水以一定比例混合,即得無醇口服液,具體配比為:蜂膠乳狀液100g、甘油50g、蜂蜜50g、水100mL。
4.混合
將蜂膠乳狀液倒入不鏽鋼筒,然後再加入甘油,緩慢攪拌,最後加入蜂蜜和水,攪拌15min即得成品。
5.分裝
將配好的無醇蜂膠口服液裝入10mL安醅瓶或10~50mL的玻璃滴瓶中。
6.貼標、檢驗、成品、入庫
四、蜂膠止咳酊劑的加工技術
蜂膠止咳酊劑是以蜂膠、誌遠流浸膏、甘草浸膏為原料加入酒精而製成的一種劑型,其主要用途是治療和預防咳嗽,尤其適應於兒童止咳,國外有數家企業生產該產品,其工藝流程及操作要點如下。
(一)工藝流程
(二)操作要點
1.甘草、誌遠流浸膏的製備
將誌遠流浸膏、甘草粉碎,放入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3倍體積的水進行提取,提取溫度為95℃,時間為1h。提取完後過濾,濾渣再加入2倍體積的水浸提,合並濾液,用雙效降膜式濃縮器進行濃縮,得到甘草、誌遠流浸膏。
2.配料
將誌遠流浸膏、甘草浸膏用50%乙醇溶解,然後與蜂膠溶液混合,得到蜂膠止咳酊劑。
3.配方
純蜂膠200g、誌遠流浸膏100g、甘草浸膏50g,用1000mL 50%酒精溶解。
4.過濾
用400目尼龍篩網過濾。
5.分裝
可以用50mL玻璃滴瓶包裝,每次用量為2mL。
6.貼標、檢驗、入庫。
五、蜂膠潔口劑的加工技術
該產品可以預防常見的口腔疾病,對口腔潰瘍、口臭、牙痛有顯著的療效。
(一)工藝流程
(二)操作要點
1.蜂膠的製備
選擇新鮮蜂膠,按照上述蜂膠提取工藝製成蜂膠乙醇提取物浸膏。
2.混合
首先將蜂膠乙醇溶液與甘油混合,再加入中草藥提取物和香料充分混合。
3.配方
20%蜂膠乙醇液20mL
甘油10g
中草藥提取液(50%)5mL
薄荷油2g
香料適量
蒸餾水適量
4.分裝
本品可以裝在滴瓶中,也可以裝到噴霧瓶中。
(三)使用方法
本品可以直接噴入口腔,或采用滴管滴到口腔中,讓蜂膠潔口劑均勻分布於口腔中,保持5min,然後用溫開水送服。
六、蜂膠微膠囊的加工技術
微膠囊是指用特殊手段將固體、液體或氣體物質包裹在半透明或封閉性微小的高聚物質容器內而製成的膠囊製品。采用微膠囊包裹蜂膠,既可以防止蜂膠中活性物質的破壞和損失,又可以掩蓋蜂膠的苦味,可以大大地提高蜂膠的保健作用和產品的技術含量。
(一)工藝流程
(二)操作要點
1.乳化劑的選擇
蜂膠在水中幾乎不溶解,其性質與油類又有一定的差異,如果直接用蜂膠做芯材,很難與壁材混合。因此,蜂膠在與壁材混合前必須進行乳化。作者曾做過多次試驗,發現普通乳化劑(如分子蒸餾單酐酯、蔗糖酯)很難乳化蜂膠,而明膠、吐溫係列乳化劑是蜂膠理想的乳化劑,尤其是明膠,10g明膠可使5g純蜂膠完全乳化,而且明膠屬於天然食品,因此是製備蜂膠乳狀液的良好乳化劑。
2.壁材的選擇
各種無機材料和有機材料均可以作為微膠囊的壁材,而常用的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纖維素衍生物和合成高分子化合物3大類。製備微膠囊時,壁材應根據芯材的物理化學性質來選擇,如芯材是親油性的,則宜選擇親油性聚合物作為壁材、而芯材是水溶性物質,則應選用非水溶性合成高分子材料作為壁材。蜂膠乳狀液適宜的壁材有如下類型。
(1)碳水化合物類:該類壁材有麥芽糊精、玉米糖漿、變性澱粉和環糊精等。
(2)蛋白質類:蛋白質壁材有骨膠、明膠、酪蛋白、纖維蛋白質等。
(3)植物膠類:植物膠有阿拉伯膠、海藻酸鈉等。
以上壁材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其中麥芽糊精是蜂膠微膠囊最理想的壁材,其具有以下優點。
(1)麥芽糊精不易吸水,用它包埋的粉狀產品不產結塊,可自由流動;
(2)麥芽糊精水溶性好,幾乎無甜味和氣味,遇水可以釋放出所包埋的芯材物質;
(3)麥芽糊精價格便宜;
(4)麥芽糊精可以與阿拉伯膠、澱粉混合使用,以改善其乳化穩定性。
3.混合
為使蜂膠乳狀液與壁材充分混合,在實際生產時,可以采用均質乳化工藝或膠體磨處理,均質機可采用二級均質機。
4.噴霧幹燥
噴霧幹燥作為一種幹燥技術已廣泛應用在食品工業上,它以單一的加工工藝將溶液、懸浮液或其他複雜食品係統的液體一次性轉變為顆粒或粉末狀幹製品。
噴霧微膠囊造粒的原理為:將芯材分散在已液化的壁材中混合均勻,並將混合物經霧化器霧化成小液滴,此小液滴的基本要求是壁材必需將芯材包裹住(即已形成濕微膠囊);然後,在噴霧幹燥室內使之與熱氣流直接接觸,使溶解壁材的溶劑瞬時蒸發除去,促使壁膜的形成與固化,最終形成一種顆粒粉末的微膠囊產品。
噴霧微膠囊造粒裝置由以下5個係統的設備組成。
(1)初始溶液調配係統:包括調製缸、攪拌器等;
(2)溶液輸送霧化係統:包括調製缸、輸送泵、霧化器等;
(3)空氣加熱輸送係統:包括空氣過濾器、空氣加熱器和風機等;
(4)氣液接觸幹燥係統:主要是幹燥室;
(5)成品分離、氣體淨化係統:包括卸料器、粉末回收器和除塵器等。
在上述五個組成部分中,決定整個裝置特性的主要是霧化器和幹燥室。
(1)霧化器:將初始深液分散成極細霧滴是蜂膠微膠囊造粒的工藝之一,它對整個過程的技術經濟指標和微膠囊產品的品質有很大的影響,對於蜂膠等熱敏性物料來說更為重要。
目前可使用的霧化器有離心式霧化器和氣流式霧化器兩種,壓力式霧化器通常不適合用於微膠囊造粒。
① 離心式霧化器:離心式霧化器是將初始溶液送到高速旋轉的圓盤上,利用離心力將之擴展成液體薄膜從盤緣甩出,並受到周圍空氣摩擦力的作用而破裂成液滴。應用在蜂膠微膠囊造粒的通常是圓盤式離心霧化器,有平滑式圓盤、多葉式圓盤和變形多葉式圓盤等。變形的多葉圓盤,葉片呈彎曲狀,與離心泵的葉輪相似,特別適合用於微膠囊造粒工藝。
② 氣流式霧化器:氣流式霧化器是利用高速氣流對液膜的摩擦分裂作用而使液體霧化的。包含有蜂膠和壁材的初始溶液由送液泵送入霧化器的中央噴管,形成噴射速度不大的射流,壓縮空氣則從中央噴管周圍的環隙中流過,噴出的速度很高,達200~300m/s,有時甚至超過音速,由此產生的混合和摩擦作用將液體拉成細絲,細絲很快在較細處斷裂形成球狀小液滴。氣液比的範圍應在0.1~10.0,低於0.1時,即使容易霧化的液體也不易霧化了。
(2)幹燥室和收集設備:
① 幹燥室:通常采用立式金屬結構的幹燥塔,用不鏽鋼製造。幹燥塔的底部分為錐形底、平底和斜底3種,蜂膠微膠囊幹燥室以錐形底為好。幹燥塔內熱空氣流與霧滴的接觸流動方向關係到微膠囊產品的質量,流動方向通常以順流為主,要求采用溫度較高的幹燥介質,以提高幹燥的熱效率和幹燥強度,而不影響產品的品質。
② 收集設備:用來收集已幹燥的微膠囊顆粒的設備有重力沉降室和旋風分離器以及布袋過濾器3種,以旋風分離器最為常用。
5.成品包裝
蜂膠微膠囊可以填充到硬膠囊殼內,也可用鋁箔袋包裝。
七、蜂膠蜜的加工技術
蜂膠蜜是指蜂膠經特殊處理後混入蜂蜜的一種新型產品,在國外已有生產,它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蜂膠的感官質量,而且服用方便,很受老年人和婦女的喜愛。
(一)工藝流程
(二)操作要點
1.蜂蜜的選擇與處理
蜂膠蜜所用原料主要以深色蜂蜜為主,例如棗花蜂蜜、蕎麥蜂蜜和荊條蜂蜜,在加工蜂膠蜜前,應對蜂蜜進行除雜、破晶、過濾和濃縮處理。
2.蜂膠的處理
加工蜂膠蜜的最關鍵技術是如何使蜂膠很好地溶入蜂蜜中,因此必須增加蜂膠的親水性,可以使用吐溫係列表麵活性劑,具體操作方法在前文已有介紹,這裏就不再重複。
3.攪拌
為了使蜂膠乳狀液與蜂蜜很好地溶為一體,必須將蜂蜜加熱到60℃,邊攪拌邊加入蜂膠。
4.罐裝
采用棕色玻璃瓶包裝,玻璃瓶在使用前應先充分清洗、消毒。
5.巴氏殺菌
將封好口的蜂膠蜜置入常壓殺菌鍋中,100℃殺菌15min。
6.分段冷卻
玻璃瓶裝蜂膠蜜在殺菌後應及時分段冷卻,冷卻溫度為70~50℃→25℃。
7.成品、檢驗、入庫
八、蜂膠硬膠囊的加工技術
蜂膠硬膠囊是指將蜂膠製成粉體,裝入硬膠囊殼中的一種蜂膠產品,具有服用方便、無酒精刺激味等優點,該產品在國外廣泛流行,其加工工藝流程和操作要點如下。
(一)工藝流程
(二)操作要點
1.蜂膠乙醇溶液的製備
將純蜂膠進行冷凍、粉碎,然後加入等體積的乙醇溶液中溶解,製得50%的蜂膠酊劑。
2.吸收劑的選擇
直接將蜂膠粉碎成粉體在生產中十分困難,原因是蜂膠在25℃以上時有黏滯性,流動性很差,難以填充膠囊,而純蜂膠粉又很難溶入水溶液中,因此需將蜂膠用吸收劑吸收,然後再進行製粉。
(1)常用的吸收劑:蜂膠常用的吸收劑如下。
① 澱粉:澱粉是蜂膠良好的吸收劑,它除了可以吸收蜂膠外,還是良好的崩解除劑。常用的澱粉有玉米澱粉、馬鈴薯澱粉,價格低廉,一般含水量控製在50%以下。實踐證明,10g澱粉可以吸收3g純蜂膠,製得的蜂膠粉呈褐色,流動性好,而且不粘連。
② 乳糖:乳糖是常用的一種吸收劑,與大部分化合物不起作用,亦不易潮解。但是,乳糖的吸收性較差,通常需配一定比例的澱粉,使用效果會更好。
③ 麥芽糊精:糊精作為蜂膠的吸收劑其優點為:第一,麥芽糊精的水溶性好,吸收蜂膠後在體內會很快溶解開,釋放出蜂膠,有利於蜂膠的吸收;第二,用糊精作為吸收劑製得的蜂膠粉流動性好,且不宜吸潮;第三,糊精的黏性低,製得的蜂膠不易粘連,有利於膠囊的填充。
(2)操作方法:稱取一定量的吸收劑,置入不鏽鋼筒內,然後加入50%的蜂膠溶液,邊攪拌邊添加,製成濕坯,置入真空幹燥器內,低於60℃條件下幹燥,水分含量控製在5%以下,幹燥後,將蜂膠塊粉碎成80目的粉末。
3.膠囊填充
人工填充或機器填充均可,每粒膠囊的填充量應控製在0.5~1.0g。
4.分裝
國外普遍將蜂膠膠囊分裝到塑料瓶內或玻璃瓶內,每瓶裝50粒或100粒。
5.成品檢驗
對於不合格的產品應剔除,重新填充,填充量誤差控製在±5%。
6.貼標、成品、入庫
九、蜂膠軟膠囊的加工技術
市場出售的蜂膠軟膠囊主要兩種:一種是以聚乙二醇-400(PEG-400)為內料的蜂膠軟膠囊;另一種是以植物油脂為內料的蜂膠軟膠囊,其生產工藝有較大區別。
(一)以PEG-400為內料的蜂膠軟膠囊生產工藝
1.工藝流程
2.操作要點
(1)原料選擇:可選用純蜂膠製作蜂膠軟膠囊。
(2)配料:將純蜂膠置於不鏽鋼容器中,按比例加入PEG-400,然後用水浴加熱,使蜂膠充分溶解到PEG-400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