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節 蜂膠的原料與加工特性(2 / 3)

遼西蜂膠中也分離出幾種有機酸,如3,4-二甲氧基桂皮酸、異阿魏酸、咖啡酸和苯甲酸。Basnetp等從蜂膠中分離出4種二氯原酸的衍生物,分別是甲基3,4-2-O-咖啡酰奎尼酸鹽、3,4-2-O-咖啡酰奎尼酸、甲基4,5-2-O-咖啡酰奎尼酸鹽以及3,5-2-O-咖啡酰奎尼酸。它們對四氯化碳和D-半乳糖胺致小鼠肝損傷有明顯的保護作用。Tatefujip等從巴西水溶性蜂膠中分離出幾種咖啡酰奎尼酸衍生物,它們分別是5-咖啡酰奎寧酸、氯原酸、3,4-二咖啡酰奎尼酸、3,5-二咖啡酰奎尼酸和3,4-二咖啡酰奎尼酸。這些化合物可以通過誘導靶細胞來增強巨噬細胞的擴散性和流動性,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由於蜂膠中的有機酸類物質具有抗癌和保護肝髒等方麵的特殊作用,因此從蜂膠中分離鑒定有機酸類化合物仍是蜂膠研究領域的熱門課題。

(三)酯類化合物

從蜂膠中已經分離出數十種酯類化合物,其中具有生物活性的是咖啡酸芳香酯類化合物,如咖啡酸苄酯、肉桂基咖啡酸酯、咖啡酸苯乙酯、香豆酸苄酯、2-甲基-2-丁烯基異阿魏酸酯、異戊烯基異阿魏酸酯、阿魏酸苄酯等。北京蜂膠中還分離出了廿三烷酸甲酯、鄰苯二甲酸雙酯、鄰苯二甲酸雙異丁酯和癸天酸酯。遼西蜂膠中含有40多種酯類化合物,在這裏就不一一贅述。總之酯類化合物也屬於蜂膠中的有效成分,一些酯類化合物還具有抗癌作用,詳見蜂膠生物學功能部分的介紹。

(四)醇、醛和酮類化合物

蜂膠中還含有大量的醇、醛和酮類化合物,如桉葉醇、愈創木醇、苯乙醇、β-甘油醛磷酸酯、鬆屬素查耳酮、香草醛、櫻生素查耳酮等。上述化合物多數具有揮發性,是構成蜂膠特殊香氣的主要成分。

(五)烯、萜類化合物

烯、萜類化合物主要有β-蒎烯、異長葉烯、鯊烯、γ-依蘭油烯、石竹烯等。

(六)蜂膠中的其他成分

蜂膠中含有34種化學元素,一些蜂膠中還含有維生素B1、維生素pp、維生素A原和多種氨基酸、多糖等。

五、蜂膠的藥理作用及應用

(一)蜂膠的藥理作用

蜂膠是一種具有多種生物學功能的天然產物。在國外,蜂膠被譽為“紫色黃金”。近年來,國內外對蜂膠的藥理作用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發現蜂膠具有多種藥理作用,本節將對蜂膠的藥理作用進行較為係統的論述。

1.抗腫瘤作用

(1)抗結腸腺瘤:體外試驗表明,存在於蜂膠中的咖啡酸甲酯(MC)、咖啡酸苯乙酯(CAPE)和二甲基咖啡酸苯乙酯(PEDMC),濃度分別為MC 150μmol/L、CAPE 60μmol/L、PEDMC 40~80μmol/L時,能顯著抑製二甲氨基聯苯誘導的鼠傷寒杆菌TA98和TA100的畸變,當MC為50μmol/L、CAPE為30μmol/L,PEDMC為30μmol/L時,能顯著抑製人的結腸腺瘤HT-29細胞株的生長以及細胞DNA、RNA和蛋白質的合成。

隨後動物試驗表明,上述咖啡酸酯類物質有預防結腸腺腫瘤和改善癌變期間生化指標的作用。 Rao等給5周齡鼠分別飼喂含0.05%~0.06%的咖啡酸酯的飲食,2周後皮下注射氧化偶氮甲烷(Azoxymethane,AOM)15mg/kg,每周1次,連續2周,5天後處死動物檢測結腸黏液和肝中的生化指標。結果表明:咖啡酸苯乙酯和咖啡酸甲酯均能顯著抑製AOM誘導的肝和結腸中鳥氨酸脫羧酶、酪氨酸激酶的活性,抑製脂氧合酶的代謝物的含量。致癌9周後的檢查結果表明:喂飼MC、CAPE和PEDMC均顯著抑製AOM誘導的隱性結腸腺畸變病灶,抑製率分別為CAPE 55%、PEDMC 11%、MC 8%。

進一步試驗表明,飼喂3-甲基咖啡酸苯乙酯,能使癌變52周鼠結腸黏膜和腫瘤組織中磷脂酰基醇特異性磷酸酯C活性降低50%,脂氧合酶的代謝物含量也相應下降,並使腫瘤體積減小43%,其作用機理可能與該酶依賴的信息傳輸和脂氧合酶參與的花生四烯酸代謝有關。

(2)抗黑性膠質瘤和黑色素瘤:體外研究表明,咖啡酸苯乙酯(CAPE)能夠劑量依賴性地抑製人黑色素瘤HO-1細胞株和惡性膠質瘤GBM-18細胞株的增殖,對前者的作用強於後者,且與歐瑞香素有協同作用。這種抑製作用可引起細胞表麵抗原的表達和形態學的改變。CAPE對各種轉癌基因細胞株的毒性大於對普通細胞株的毒性,對轉變型基因者有特異的敏感性。

(3)抗皮膚腫瘤:根據Mitamurat等人的研究表明,蜂膠中的一種稱為C lerodane的二萜化合物對7,12-二甲基苯並芘誘導小鼠皮膚腫瘤有明顯的抑製作用,其作用機理是C-二萜化合物通過抑製腫瘤細胞DNA的合成來完成的。Huang等報道,鼠皮膚先由200nmol/L 7,12-二甲基苯蒽誘發,然後每周2次給以50nmol/LTPA(12-O-tet-radecanoylphorbol-13-acetate),連續20周,每隻鼠平均生成18.8個乳頭狀腫瘤。在給以不同濃度的CAPE後,CAPE能顯著抑製皮膚腫瘤的發生,並呈量效關係,當喂飼濃度為3000nmol/L時,抑製率達70%,腫瘤的體積也減小74%。體外培養試驗表明,將20μmol/LCAPE加入Hela腫瘤細胞培養基中,對細胞DNA、RNA和蛋白質的合成抑製率分別為95%、75%和49%。根據Frenkd等報道,極低劑量(0.1~6.5nmol/L)CAPE給SENCAR鼠外用,能強烈抑製致癌劑誘導與腫瘤發生有本質聯係的氧化過程。0.5nmol/L劑量能抑製鼠皮膚內中性粒細胞的氧化爆發,抑製率為50%。高劑量CAPE可抑製鳥氨酸脫羧酶的活性和水腫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