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人數的差別並不意味著這是一場一邊倒的戰爭。傷亡數字的差別的關鍵在於美軍對大炮和飛機的利用。轟炸旨在摧毀北越正規軍和越共在順化的陣地,但同時也將順化大部分城區都變成了屍骨遍地的瓦礫堆。如果美軍指揮官注意保護這座古老而神聖的城市,美國和南越軍隊的死亡率可能會更高。順化之役美軍隻有不到1000人受傷,而南越軍隊也僅1200多一點。但將近12萬順化平民無家可歸,近6000平民死亡,許多人都是死於美軍的飛機和大炮轟炸。
與許多報道不一致的是,事實上順化的大片地區並沒有遭到特別嚴重的破壞,但是在戰爭結束的時候,這座城市卻遭到南越守軍的數日洗劫。守軍在幾周前還被越共打得頭都抬不起來,現在他們可活過來了。在順化市外的村莊裏,戰鬥又持續了大約一周時間。北越正規軍和越共一般占領村莊的時間不太長,不久就會有美軍的大炮和飛機對這些村莊進行轟炸。隨著村莊大量被摧毀,平民的傷亡和難民的人數也隨著增加了。
2月5日,部署在溪山基地周圍的電子傳感器顯示越共將進攻位於美軍主營地外的881號山頭。雖然美軍很快用猛烈的炮火驅散了正在聚集的北越正規軍部隊,但北越正規軍部隊針對881號山頭發動的第二次突然襲擊卻讓美軍感到非常意外——美海軍陸戰隊突然發現自己正在對抗一波波的北越正規軍。被困的美海軍陸戰隊員與北越正規軍進行了半個小時的肉搏戰。可能是對自己的防彈背心非常信任,美軍甚至在幾乎能炸到自己的近距離內使用手榴彈。最後美軍將大炮搬到了山頭,北越正規軍才被迫撤退。
兩天後,駐紮在老村的美國特種部隊營地遭到了北越10輛蘇製PT-76兩棲坦克的襲擊,其後緊跟著的是一支突擊部隊。雖然缺少反坦克武器,但美特種部隊還是在北越正規軍突破鐵絲網前摧毀了3輛坦克。由於很有可能遭到伏擊,同時又沒有援軍到來,老村的指揮官弗蘭克-威洛上尉命令其部隊撤到叢林中,同時申請己方炮兵和空軍直接打擊營地。本來出發時這支部隊共有24名特種作戰隊員和900名蒙塔格納德族人,但最終逃到溪山基地的隻有威洛上尉和另外23人。第二天,北越軍部隊幾乎占領了位於溪山外圍的美海軍陸戰隊某陣地的一半,但在美炮兵、飛機和裝甲車的反擊下被迫撤退。
美軍對北越正規軍陣地的大規模空中轟炸使得武元甲將軍希望獲得巨大勝利的抱負嚴重受阻。美B-52型戰略轟炸機和攻擊機在溪山防禦帶周圍數百英尺的範圍內實施了精確打擊,戰鬥中,美國人共投下了數噸的炸彈和凝固汽油彈。雖然惡劣的天氣和不斷增加的高射炮火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美國人穩定的補給。位於溪山外圍的美軍陣地也得到了海上騎士直升機的補給支援,當然缺不了戰鬥機的護航。戰鬥進入了拉鋸戰。北越正規軍集中火力轟炸美軍的基地,在使用高射炮火來阻止美飛機進行補給運輸的同時還在美營地周圍構築了工事。雙方還不斷使用狙擊小組來相互襲擾。
2月17、18和29日,北越正規軍又發動了數次進攻。第一次進攻被敵人的炮火輕易擊退,但第二次卻升級為激烈的戰鬥。4月初,美增援部隊趕到了溪山基地。正當美軍和南越軍隊沿著 9號公路攻擊北越的陣地的時候,美軍第1空中師趕到。4月6日,溪山基地包圍戰宣告結束。4天後,老村也被美軍重新占領。但溪山周圍的戰鬥又持續了一段時間,其實武元甲將軍對占領溪山基地早已不抱希望,所以美軍的溪山解圍行動進行得相當順利,幾乎沒有遇到任何頑強的抵抗。從這一點上來說,很多人推測溪山包圍戰隻是一個幌子,其真實目的是為了掩飾越共對南越發動春節攻勢的準備工作。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這個說法是正確的,但證據顯示武元甲將軍針對溪山采取的行動並不僅僅是為了在關鍵時刻將美國人的注意力從南邊轉過來。到了2月中旬,一切跡象明確表明北越在南越各大城市發起的戰鬥正在走向失敗,而且美國空軍的參與將使北越正規軍不可能再次取得奠邊府那樣的大捷。看到這些都已經無可挽回了,在美軍的反擊開始前,武元甲將軍似乎已經開始慢慢放鬆了對溪山的包圍。
武元甲將軍在溪山遭到挫敗,在南越各大城市也紛紛失利。北越正規軍和越共犧牲總數達到了45000人,被俘的也有近7000人。但此戰對約翰遜總統造成了極大的衝擊,他已經失去了將越戰繼續下去的鬥誌。而威斯特摩蘭將軍卻還在向華盛頓索要更多的兵力,他說還需要206000兵力來將南部的戰役進行下去,同時還可以向非軍事區以北的北越陣地發起有限的進攻。當順化之戰結束的時候,約翰遜總統讓克利福德(剛剛代替幻想破滅的麥克納馬拉成為美國國防部長)尋找方法來滿足威斯特摩蘭將軍的要求。
克利福德率領一個顧問小組認真研究了整場戰爭,他們還谘詢了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理查德-赫爾姆斯(中央情報局剛剛遞交了一份關於越戰悲觀前景的詳細報告)。3月4日,克利福德告訴約翰遜說,這場戰爭不可能取得勝利,投入更多的兵力不會帶來任何改變。隨後,約翰遜總統向他的首席非正式顧問小組進行了谘詢,約翰遜發現他們同樣也是反戰的。此次春節攻勢不僅說明美國在過去的樂觀是一個幻想,而且現在看來,對方遠比任何人想象的要強大得多,另外美國長期以來企圖贏得越南“民心”的做法簡直是在做夢。
約翰遜以及美國將軍們眼中的垂死的敵人不僅證明自己還活著,而且還是不可戰勝的。美國以及南越軍隊在此次戰役中G有4300人陣亡,16000人受傷,1000多人失蹤。雖然對方損失的更大,武元甲此次賭博也賭輸了,但看看西貢、順化以及其他一些城市廢墟般的景象,整個戰爭就像是一場沒有具體目標的無休止的消耗。有一位美國軍官曾經無意間用一句黑色幽默來描繪當時的戰鬥:“為了挽救這座城市,我們不得不毀滅它。”這句廣為流傳的話非常經典地體現了美國五角大樓的矛盾想法,同時也說明了越戰的徒勞無功。威斯特摩蘭將軍的名字也成為反戰運動的諷刺對象,變成了“浪費更多的土地”(WASTE-MOR-LAND)。
當時在美國,持反戰態度也或多或少會受到政治上的尊敬。肯尼迪號召大家放棄勝利的幻想,而民Z黨參議員尤金-麥卡錫也高舉和平大旗與約翰遜爭奪總統提名。他受到成千上萬名反戰的學生和年輕的美國人的支持。極右勢力大都支持這場戰爭,但他們批評政府沒有全力以赴爭取勝利。
約翰遜總統完全處於了一個兩難的境地。為了滿足增兵的要求,他將不得不從歐洲抽出兵力,但這是不可能的,要不就是號召預備役去越南,這同樣將給他帶來一場政治上的災難。於是他再次召開了總統會議,會議聽取了中央情報局分析人士關於越戰暗淡前景的簡報,這一報告讓總統最好戰的顧問都轉變了態度。幾天後,約翰遜總統就在電視上宣布停止轟炸北越,美國願意與北越一起締結一個和平協議。他說他將決不競選連任,其餘生將致力於維護印度支那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