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黑斯廷斯戰役——英國唯一的一次全境淪陷(2 / 2)

在這一天快結束時,英軍的防線已經幾乎要崩潰了。諾曼底軍隊的步兵和騎兵的多次衝鋒已經令英軍防線極其薄弱,現在英軍的防線已經充滿了戰鬥力較低的農民軍。但是威廉開始擔心,如果夜晚來臨,那麼他自己同樣疲憊的軍團必須休整,也許必須回到船上,那時他們將成為英國海軍的獵物。為此諾曼軍準備進行孤注一擲的最終衝鋒,威廉命令其弓兵和弩兵再次站到了前列,這次弓兵調整了射擊角度,大部分弓箭落到了後方農民軍的頭頂,造成了大量的傷亡。正當諾曼步兵和騎兵接近時,英王哈羅德被弓箭射中,受到了致命傷。通常認為他的眼睛被一支弓箭穿透,但是也有詩人卡門描述哈羅德被威廉親自帶領的諾曼騎士砍成了碎片。貝葉掛毯也顯示了他被諾曼騎士砍倒的畫麵,所以與卡門的描述相符。也有可能他先被弓箭射中臉部,然後又被衝上來的諾曼士兵用武器所殺。無論如何,英王哈羅德陣亡了,英國被帶入了血腥的中世紀。

諾曼軍的最後衝鋒衝垮了英軍左翼和右翼的防線,並開始向英軍中心移動。英軍防線開始動搖,盾牆防線已經有多處被諾曼士兵突破。英軍的正規軍,得到了英王已死的消息,開始慢慢從戰場撤退。諾曼軍終於占領了山頭,並開始追擊英軍逃兵。哈羅德的皇家衛隊“龍旗軍團”和“戰鬥者軍團”戰鬥至最後一人,在哈羅德屍體周圍形成了一個圓圈。後來無人保護的哈羅德的屍體很可能被諾曼士兵閹割。

隻有一小部分英軍成功退入了森林,一些諾曼士兵追擊英軍進入了森林,但在黑暗中被伏擊並殲滅。威廉在剛剛占領的土地上休息了一晚上,然後開始了他的諾曼征服工作。他的軍隊在黑斯廷斯進行了約兩個星期的休整,同時等待著英格蘭的領主來向他表示服從。然後當他認識到了沒有人會來表示服從的時候,他開始向倫敦進軍。他的軍隊在十一月由於痢疾而大量減員,威廉本人也病倒了。但是他仍然帶領著他的軍隊向首都進發,他的軍隊分三個縱隊跨越了泰晤士河,威廉聲稱將圍攻倫敦。

在倫敦附近,英格蘭貴族們進行了幾次不成功的抵抗,剩下的英國領主們開始內訌。北方的伯爵愛德溫和莫爾卡,倫敦州長艾瑟格,新英王埃德加二世(為了抵抗諾曼軍,而被推選成為英王,但還未加冕)出城對威廉表示了服從。威廉於聖誕節在西敏市被加冕為那年的第三個英格蘭國王。

黑斯廷斯戰役的遺址興建了一間巴特爾修道院(意即“戰鬥修道院”,真名為聖馬丁修道院),在其高高的聖壇上矗立一個銘牌,標示著哈羅德戰死的地方。巴特爾這個聚居點也沿修道院四周發展,直至現在是一個小集市城鎮。

黑斯廷斯戰役也是一個運用聯合作戰理論的好例子。諾曼弓箭手,騎兵和步兵聯合不讓英軍取得主動權,他們聯合起來,讓同樣裝備的英軍不得不隻顧防守並隻能執行很少次的戰略行動。

黑斯廷斯戰役是曆史上最後一次對英國成功的軍事入侵,自那以後再也沒有人能成功征服英國。古法語成為英國統治階級的語言近300年之久,並影響現代英語的許多詞彙。英法關係從這以後變得相當複雜,因為英國國王同時擁有法國貴族的身份,導致後來英國國王也有權力爭取法國王位,成為後來英法衝突的原因之一。

黑斯廷斯戰役,在英國曆史上是一次重要戰役,英格蘭從此完成了統一國家的曆史使命。

哈羅德之所以在黑斯廷斯戰敗,一除了存在一個明顯的事實,即他不得不兩線作戰外,還存在著四個重要原因;第一,在富爾福德損失了幾乎全部的北方貴族的部隊。第二,未做充分準備就倉猝魯莽地從倫敦出發了;第三(這是最有爭議的一點),當布列塔尼騎士退卻時,對其采取了反擊行動。第四,對諾曼底防線的右翼發起了反擊(它對戰役的最終勝負具有決定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