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環環相扣(下)(1 / 2)

毫無疑問的,趙德芳堅持己見,如實上報了楊懷屠殺代州城一百餘口無辜村民的事實,即使安博使出渾身解數,依舊沒能讓趙德芳回心轉意。隻不過經此一事,安博和趙德芳二人彼此的心更近了。

要說趙德芳也不是從沒有為自己的處境考慮過,隻不過在他看來,隻要自己一心為公,摒棄私欲,他相信總有一天會官家會體會出他的良苦用心。叔侄二人總有一天能彼此敞開心扉,消除隔閡,隻不過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許是趙德芳太過大公無私,他此刻完全忽略了京城裏麵的波濤洶湧。那些個吃人不吐骨頭的禦史大夫、早就已經把趙德芳當做了站隊的墊腳石。

可以毫不客氣的說,隻有通過這件事情玩兒死了趙德芳,官家那頭才會有個露臉的機會。

按說趙德芳堂堂先帝親子、當今朝廷的王爺,可就他們老趙家的那點兒事兒,這天下恐怕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就因為這點,他們也有理由相信,京城裏的謠言確確實實是趙德芳所傳出,而秦王趙廷美卻已經在不知不覺間抽出了身子,置身事外。當然僅此一件事而已,所有人都不敢保證,趙德芳死後,官家是否還會想方設法的再弄死這個一奶同胞的親兄弟。

在趙德芳馳援雁門關期間,趙廷美也不是什麼事都沒做,不但殷情的一天兩請安,而且沒事兒就讓自己的女兒王立皇後那跑,也虧得立皇後對趙廷美家的那閨女好感不少。自然趙炯聽了這枕邊風,在加上太子趙元佐的幫襯,給趙廷美的臉色好看了不少。

這一日剛下了早朝,王繼恩帶著張希正準備伺候著官家回宮,王繼恩不經意間的看到曹彬在給他打著眼色疑惑之下就隻好讓張希先跟了上去,自己便跟著曹彬來到崇德殿外。

曹彬官居樞密院使、太子太尉,朝廷堂堂二品大員,也可以說是大宋朝軍事最高人。可偏偏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在現在的非常時刻,卻過的異常小心,說句毫不誇張的話,曹彬現在是如履破冰,害怕一個不小心便萬劫不複。

所以對於曹彬來說,每日最擔心的就是趙德芳那邊的公文。無論趙德芳傳來的公文說了什麼,自己這個樞密院使都擔著幹係啊。曹彬是先帝重臣,白癡都能把曹彬和趙德芳聯想在一起,雖然當年趙德芳才十一二歲。

對於天家之事,曹彬向來是能躲就躲,包括當年趙炯繼位,曹彬基本上都是抱著隨波逐流的心思,誰當了皇帝都和他關係不大,現在已經是一個人之下萬人之上了,還需要站隊。選擇麼?擔著風險博一個擁立之功?擔著風險當一個擎天保駕之臣?笑話,已經位高權重、錦衣玉食,這些個虛的能帶到陰曹地府不成?

曹彬就是這樣一個懂得滿足的人,官家就是因為看出了曹彬的為人,才一直重用與他。曹彬也當然明白自己和官家之間的微妙關係,所以有時候、特別是現在,他寧願當一個局外人。

坐看風雲起、談笑不癡人!

而今日一早,樞密院就收到了趙德芳的一道公文,當曹彬看到之後毫不猶豫的塞進自己的袖子。他並沒有打算在早朝的時候拿出來呈給官家,他認為隻有那些個急於站隊的傻子才做的出來。

這樣的公文當然要私下裏給官家了,還不能由自己呈上去,要交給一個和官家親密無間、極具信任的人。出了趙普也就是王繼恩了。

趙普官居中書門下平章事,對於樞密院的事情自然要避嫌。那剩下的就隻有王繼恩了。

所以這才等散了朝,知會了王繼恩。

“不知太尉大人有何見教?”王繼恩笑眯眯的拱手說道,說實話,王繼恩對於這個自己當年的老搭檔心裏還是有幾分袍澤之情的,在加上朝廷上下誰都知道這位太尉大人是和誰也不結交,誰也不交惡。實實在在的老好人,所以王繼恩就更沒有必要端著,自然行為舉止上就親近了幾分。

曹彬同樣笑容滿麵,如沐春風般還禮說道:“繼恩兄何必如此客氣?你我袍澤一場,雖礙於時局多年未曾走動,可曹某卻並未有生疏之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