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兩次失利,下一步怎麼開展工作,傅紫玉說:“國民黨倡導在農村建立農會,利用這個時機,我們可讓農民自己建農會”。
曾明恩介紹曾經在軍墾農場作過工的何天貴,說此人腦筋夠用,嘴巴也會說,對國民黨的統治不滿,是個搞農會的好材料。何天貴家在百草梁,季學民找到他時,一看才二十六歲,瘦瘦的個子,人很精明,有精有神,家有十五畝旱地,三間房子,母親媳婦,沒孩子,像自給自足過日子的殷實戶。
季學民向他請教如何種煙,說:“曾明恩叫我來找你,說你這人義氣,肯幫忙。”何天貴以前在軍墾農場幹活時,與地痞流氓打架,打傷了人,曾明恩替他解了圍。季學民說他是曾明恩介紹來找他,二話沒說,留季學民住下來。百草梁這地方地處高山,民風淳樸,適合隱蔽,季學民進而對何天貴說:“我還有個‘年輕媳婦’和一個孩子,想接來一起住,你幫忙想個法子”。何天貴爽快地答應下來,他家旁邊兩間破舊茅草房,以前是一個光棍農民住。去年被抓了壯丁,房子空出來,保長托何天貴看管。說那壯丁在外麵如果沒死,回來也有個住處。何天貴去給保長送了筆錢,還給保長送塊臘肉。說:“外鄉來了個私奔逃婚的親戚,想在這兒住下種煙,這錢是外鄉人的。臘肉是我孝敬你的,你就看在我的麵子上,把光棍的房子租出去”。茅草屋要有人住,有人氣才有壽命,沒人住要不了多久就垮了,保長收了錢,落個人情,季學民、傅紫玉和季建慶在壯丁的家裏住下來。
何天貴讀過私塾,喜歡談論天下大事,擺談曆史典故,議論曆史人物,什麼盛唐薛仁貴,臂力無窮,是神仙托夢,吃了九牛二虎。北宋楊家將住的天波府,文官在門前要下轎,武將在門前要下馬。南宋嶽飛,是天上大鵬金翅鳥轉世,嶽家軍打金兀術是從天上追蟲子,一啄一個準。一到空閑,就找季學民說古道今,季學民肚子裏的故事完全能夠滿足他的精神文化需求,給他講他不知道的名人故事,補充矯正他知道一點點,但對人物、時間、地點不清楚不準確的曆史。何天貴覺得季學民有學問,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傅紫玉辦起私塾,周邊的孩子見傅紫玉態度和藹,教人耐心,漸漸的,兩家人感情融洽了,成了朋友。何天貴在季學民麵前時常發泄對時局不滿,時間過了快半年,季學民看時機已經成熟,就問:“何天貴,你反對國民黨,共產黨也反對國民黨,你不如去參加共產黨好了”。
何天貴隨口答道:“我想參加,找不到啊。”
季學民探探他的口氣:“我長年累月在外麵,聽說過共產黨的主張,還聽說山東和東北都被共產黨解放了。你在這一帶人緣好,你帶頭起來組織農會,同國民黨開展抗丁抗糧抗捐鬥爭。共產黨就會主動來找你”。
何天貴不說話了,考慮了兩天,問季學民:“農會怎麼建呢?難嗎?”
季學民告訴他:“不難,有人承頭,就會有人來參加,不過,要善於團結,人要齊心”。
何天貴說這個我辦得到,這附近農民都聽我的,過了半個月,第一個農會誕生了,何天貴給他取名叫“種煙會”。農會第一件事是教農民識字,傅紫玉編了本識字課本,內容是“工人做工,農民種田”、“沒有匠人蓋房子,我們就沒有地方住;沒有農民種莊稼,我們就要餓肚子……。”第一個農會建起來,何天貴問季學民:我這個農會,像共產黨建的農會嗎?
“有點像”。
“我像共產黨嗎?”
季學民搖頭說:“不像,你不僅要自己發動農民建農會,還要帶動其他農民辦農會,就像那回事了”。
何天貴迫切地問:“怎麼發動?”
季學民鼓勵他說:“你把與你情趣相投,善惡是非相同的人,團結在一起”。
何天貴在家辦起農會講習班,請季學民給農民兄弟講農會。他四處去發展學員。一個冬天過去了,來聽講的學員前後有三十多人,新民鄉的農會發展到十幾個。農民自己建立農會,名稱土氣,有圍繞農具取名“風車會”“堰塘會”,有圍繞地方,取名“曬壩會”“鋪蓋會”,有圍繞關係,取名“老庚會”“連襟會”的,五花八門,作用都是農民團結起來,識字懂道理。
新民鄉農民鬧農會,鄉政府聽到點風聲,鄉長何大富多方打聽,知道了是一個名叫季學民的外鄉人在串聯組織。這何大富官不大,架子大,平日很少下村裏與百姓打交道。他帶著保安隊下村來,走到百草梁,已經氣喘噓噓,見一下巴頦長滿胡須,蓬頭垢麵,衣衫襤褸的農夫在為煙葉薅草。後麵一位因許久未梳頭發,頭發上布滿灰塵,臉上掛著煙灰的村姑在為長高了的煙葉掐尖打頂。就問:“種煙的,向你打聽個人,你認識季學民嗎?”
薅草的農夫停下手中的鋤頭,用一口本地話說:“你問的是我嗎?”
這裏有外人嗎?何大富說:“問的就是你”。
農夫慢慢的用本地話回答他說:“認不到”。
何大富見眼前這人還本分,又問:“你聽說過農會嗎?”
農夫說:“沒聽說過,飯都吃不飽,又不打算蓋房子,打不起會”。
何大富有點不耐煩了,說:“我問你的不是大家籌錢入股,輪流坐莊的‘打會’。問的是共產黨組織的農會”。
農夫說:“你說的什麼湯(黨)?煮什麼燴(會)?”
何大富鄉長使起性子,吼農夫一句:“媽的屁是個聾子,老子跟你說不清楚,找保長問去”。
走到保長家,何大富一屁股坐下來,問:“你們這兒來外鄉人沒有?”保長連忙說:“沒有,沒有”。何大富說:“聽說過季學民這個人嗎?”保長又說:“沒有,沒有”。何大富又說:“你們保裏有農會嗎?”保長急忙說:“沒有,沒有”。何大富鄉長不耐煩了:“你這個保長怎麼就會說沒有”。鄉長一吼,保長心發慌,忙給鄉長彎腰作揖說:“何大鄉長,我這兒沒有,你不就省了一個事。這年頭,沒有好。不要把什麼帽子往自己頭上扣,多個朋友多條路,少件事情省點心啊”。何大富鄉長歎了口氣,他房事過多,身子虛脫,無力在山裏轉悠,保長有人當比沒人當好啊,保長給他傳話、帶路、管飯,不然他這會連坐的地方也沒有,他和保安隊喝了酒吃了豬肉湯回去了。
鄉長何大富和保安隊剛走,在煙葉地裏薅草打尖的季學民和傅紫玉趕緊跑,找到一樹林山洞藏起來,貌不驚人的老煙農季學民,蓬頭垢麵的傅紫玉在山林躲了兩天,沒事了才回來。
新年正月,是農活的閑月,墊江國民黨縣黨部在各鄉換屆選鄉長。鄉長由縣黨部提名,老百姓照到選票畫個圈,叫改選鄉政府。季學民決定檢驗下農會的力量,到村走訪各個農會,聽他們分析農會有沒有號召力,農會會長有沒有威信,大家一致恭維:“種煙會”的何天貴為人義氣,名聲好,有口才。
季學民走村串戶,宣傳說:“這次選舉,農會的人做了鄉長,黃連鄉肯定大不一樣。”傅紫玉編了順口溜:“一根筷子孤單單,捆成一把扳不彎,齊心選上何鄉長,農民兄弟少負擔”。順口溜很快在農會會員中傳唱開了,投票選舉時,何天貴選上了新民鄉鄉長,農會威望一下高了。
新民鄉鄉長落選,出了位民選鄉長,出乎區仁友意外,這不是件小事。新民鄉他從沒去過。這次他得親自下去走訪看看。坐上轎子到鄉裏,撇開何天貴,召集各保保長,問他們:“鄉裏最近有沒有偷盜搶劫?”保長們齊聲回答:“沒有,沒有”。開會沒反對,區仁友耐性子住下,貼出告示,歡迎鄉民投訴上訪。兩天過去了,門前沒人扯皮鬧事。何天貴多話沒說,從早到晚對他畢恭畢敬,酒肉侍候。晚上,何天貴給區仁友送上紅包,區仁友用手捏了一下,信封厚實;回到客房間,忍不住打開信封一看,全是大額票子,他再也挑不出何天貴這人有啥子毛病。反過來,他指定的鄉長何大富,怎麼看都不順眼,年紀大,嘴裏流口水,說話結巴,老婆一大兩小,大小三個老婆住在鄉政府,大白天男人老婆打麻將。除了是個國民黨員,才幹長相比何天貴差一大截,隻好任其道而行之。
二
曾明恩告訴季學民,蔣介石下野了,國民黨政府為了緩和社會矛盾,在報紙上大肆宣揚在農村推行“二五減租”。國民黨的“二五減租,”與當年抗日根據地的“二五減租”字麵一樣,內容不一樣。抗日根據地減租,減掉的是地主與佃戶之間的地租。國民黨喊減租,內容五花八門,這個二五,有時指的是國家向土地所有者收取的皇糧,減少百分之二十五,算下來,減掉農戶的地租不多。有時指地主向佃戶收取的地租減少百分之二十五,減掉農民的地租自然多一些,這年國民黨提出的二五減租,就是要求在地主向佃戶收取的地租裏麵,減少百分之二十五,地主認為幹涉了土地地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