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智薦賢士(1 / 1)

黃庭堅自幼天資聰穎,七歲作詩“騎牛遠遠過村前,吹笛風斜隔岸聞,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人。”被人們稱為“神童”。由於他苦學不輟,文采風流,年輕時即負有盛名。

一年初夏,黃庭堅來到長江畔的繁華勝地江州府,當地一班文人幕其名,前來陪他同舟共遊,觀賞水色風光。

船出碼頭不久,有個當地才子對黃庭堅拱手道:“久聞大名,如雷貫耳,今日幸會,願當麵領教,以開眼界。”他說罷隨口吟道:

“遠樹兩行山倒映,

輕舟一葉水橫流。”

另一位江州才子對黃庭堅道:“請問這詩句含著個什麼字?”

黃庭堅看到波光粼粼,一片雲蒸霞蔚,想到丹青妙手常把遠樹畫成“豐”狀;“彐”扣山倒映,“心”則像在橫流的水(氵)中飄浮的一葉小舟。這謎麵寫景的詩句,那謎底勝似一幅優美的畫圖。他淡淡一笑,取筆寫了一個“慧”字。

江州的才子們一看,連連拱手道:“果然文思聰慧,名不虛傳!”

不久,黃庭堅參加鄉試,主考官見他文章宏富,字寫得骨神秀逸,不由得連連擊節驚歎,當即大筆一揮,取他為本屆鄉試的解元。

那主考官為了一瞻才子風采,第二天召見了黃庭堅,親自將他迎進客廳,並吟出四句詩道:

“麵對青山來談心,

二入席地說古今。

三人騎牛牛無角,

草木中間藏一人。”

黃庭堅一聽主考官所吟,乃“請坐奉茶”四個字,連連拱手躬身:“謝謝大人。”

主考官和新科的解元晤談,更覺得黃庭堅滿腹經綸,年輕有為,便親自保薦他進京殿試,果然會試又高中,官授國子監教授。

當時,司馬光正編撰《資治通鑒》,想物色幾個得力的助手。他聽朝野上下稱讚黃庭堅好學有文,而且諳熟經史,有意親自麵試,好向朝廷薦才。

這天,黃庭堅應司馬光之邀,前去麵試。司馬光一不問他三經五典,二不問他詩詞歌賦,便笑吟一首古詩考他。

詩雲:

“曆覽前賢國與家,

成由勤儉敗由奢。

何須琥珀方為枕,

豈得珍珠始是車。

遠去不逢青梅馬,

力窮難攏蜀山蛇。

幾個曾預南薰曲,

終古蒼梧哭翠華。”

熟讀唐詩的黃庭堅聽罷,拱手回道:“老前輩所詠,乃大唐李商隱的佳作,詩題即為一個字。”他說著,取筆在紙上寫下一個“史”字。

司馬光連連點頭,第二天便上奏神宋皇帝,推薦賢才黃庭堅幫他編撰《資治通鑒》。

☆司馬光:宋代大學者,以主持編撰《資治通鑒》而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