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智鬥衙役(2 / 2)

“你有何話說?”知縣問解縉。

解縉不慌不忙地說:“老爺,您的告示上不是說:‘市民等不得,在此賣菜,違者杖責20,並罰金’嗎?我正是按照老爺您頒布的這樣做,新鮮豆腐不可久留,時間一長就會壞掉,我家生活十分貧困,壞了一擔豆腐,連本帶利都沒有了。就等於斷了我家幾天衣食,所以,我實在等不得,再說,如果不蹲在衙門口賣,挨20棍打不算還要罰金,我可是挨不起也罰不起,隻好遵命,那些個視老爺禁令為兒戲的刁民不受罰,倒罰起我來了,請問老爺是何道理?”

“你!”衙役張三氣得舉起殺威棍要打解縉,被知縣攔住:“且慢!”

知縣問解縉:“你叫什麼名字,哪裏人氏,今年多大年紀?”

解縉恭恭敬敬地回答:“回老爺的話,小民姓解名縉,字大紳,本縣人氏,今年剛九歲。”

王知縣又驚奇又歡喜:“怎麼,你就是那個被稱做神童的解縉?”他心裏在想:怪不得如此年紀就能違犯我的禁令斷章取義,拆開來讀,有條有理,真謂名不虛傳也。

解縉點點頭。

王知縣走下坐位,笑嘻嘻地對他說:“據說,你很會做詩、填詞、對對子、做文章,現在你能不能當著本縣的麵做篇文章?”

解縉爽快地回答:“可以,請問老爺以什麼為題,須長須短?”

王知縣想了想說:“題目不限,內客越精越好,如果寫得好,本縣當眾封你做秀才,供你去官辦學堂讀書怎麼樣?”

“老爺,不是晚生不願意做,隻怕做好了老爺不承認,會反悔。”

王知縣拍了拍胸脯說:“我乃堂堂朝廷命官,一縣之父母,說話豈可兒戲!”隨即,吩咐衙役筆墨伺候。

解縉見衙役真的拿來了筆墨紙硯,便對知縣客氣地說:“晚生獻醜了!”隨後,便卷起衣袖,端端正正地在紙上寫了七個字:“之乎也者矣焉哉”,就停下筆,搓了搓手。

王知縣見了,慢慢收斂笑容,說:“這七個字能有什麼名堂,算個什麼文章,好啦好啦,什麼神童,你回去吧,今天的事免了,以後若是再違犯我的禁令,那可要從重處罰。”

解縉還是不慌不忙地說:“老爺莫急,我隻寫了一半,還有一半我正寫呢。”說完,在“之乎也者矣焉哉”後麵加了一句“安排七字做秀才”,然後放下筆,把寫好的兩句話雙手交給知縣。

知縣拿著這兩句話的文章,反複認真地看了幾遍後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禁不住拍案叫絕,伸出大姆指對解縉說:“妙、妙、妙,真是太妙,兩句話,十四個字就把做秀才考八股文的訣竅說穿了,神童!神童!果然名不虛傳,現在本縣正式破格封你為秀才,收為養生,供你官費進學堂讀書。”

解縉向知縣行了禮,表示感謝,並向知縣提出了兩個要求:“老爺既看重晚生,封了秀才,又收為養生,乃晚生三生之幸,自然也是老爺門下學生,但學生之父母和市民並非知曉此事,是不是依照老規矩……”

知縣不等解縉說完,便對眾衙役說:“先往解秀才家報喜,然後騎馬遊街示威,解秀才,你還有什麼要求?”

解縉說:“老爺,我今天是出來賣豆腐的,後要我到縣衙來見老爺,豆腐擔還在衙門口,是不是請那位張衙役幫忙,將豆腐擔挑到我家裏,向我父母解釋一下,以免父母責怪,不知老爺……”

“好,就這樣,張三,你把豆腐擔先挑到解家,回來再同他們一路去報喜。”知縣吩咐著。那個叫張三的衙役白了解縉一眼,很不情願地回答了個“是”便走出縣衙挑豆腐去了。

解縉九歲智鬥衙役和縣官當上秀才的美傳,家喻戶曉。

☆解縉:明朝《永樂大典》總編修,以少年才子聞名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