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智奪首席(1 / 2)

解縉的鄰居姓王的大地主為了貶低解縉的聲譽,請了本縣一些頗有名氣的文人學士商量,設法出點兒難題,壓壓解縉的威風,讓他的名聲掃地,以長自己的誌氣。

商量的結果決定由王地主做東,辦一次宴席,給解縉送去大紅請帖,就說是“會文宴”,他肯定會來,因為不來參加就說明他害怕,來後諒他再神也鬥不過眾人,那時再給他好看。

春節的一天,解縉接到地主送來的一張大紅請帖,內容是邀他去參加全縣知名人士的會文宴會,他把這個消息告訴了父母,父親不同意他去,因為父親知道這是地主搞的鬼,目的是要解縉出醜,以破壞他的聲譽,自古道:雙手難抵四拳,地主請來的都是一些頗有社會經驗的有文化修養的文人,肯定會輸給他們的,即使解縉贏了,他們日後也會尋機報複,解縉可不顧這些,隻考慮如果不去會文,他們一定會恥笑他,他很清楚這次的所謂會文是衝著他來的,在這種情況下他更不能回避,所以他還是決定去參加會文,父母沒有辦法,隻好讓他去。

當解縉快走到地主家大院門口時,一些穿戴講究的文人學士慌忙退進大院,將院門關攏,隻留一點兒縫回解縉的話:“解秀才,我們老早就在此恭候你,這裏有個規矩:凡來參加會文來遲的人必須先對聯,對上了開門請進,對不上,不客氣,旁邊有個狗洞,爬進來,你看如何?”

解縉毫不懼怕,很爽快地回答他們說:“可以!出對吧。”

門縫裏有個人咳了一聲,說:“你聽清楚。”然後拖長聲調:“小子無才嫌地仄,”解縉毫不經意地回答:“大鵬展翅恨天低。”

這些文人見對上了,沒有辦法,隻好開院門請解縉進院,解縉一跨進院門,文人們又立即退進了大門,將大門關上留了個縫,從門縫傳出了話:“對不起,對上了請進,對不上就站著等、聽著!”

門縫裏傳出了上聯:“馬過木橋蹄打鼓。”

解縉重複了一句“馬過木橋蹄打鼓”,他用眼睛朝四周瞭了一眼,看見院裏有幾隻雞在啄盆裏的食,靈機一動,有了下聯:

“雞啄銅盆嘴敲鑼。”

大門在鴉雀無聲中開了,解縉很自然地跨進了大門,問那些文人:“還需要對對嗎?這些聯都不很難,還有就說吧,既是請我來赴宴的,我有意留了點兒肚子,都餓了。”

一中年秀才說:“我說小秀才,果然文才不錯,不過還沒有到時候哪,還有一套二門,對上了,就請進客廳會文,對不上嘛,那隻有在這兒等著,到時我們會送飯給你吃的。”

解縉輕鬆地回答他:“要是這一次我又對上了呢,是不是請我上座,大家都敬我一杯呢?”

文人們互相擠眉弄眼,意思是可以答應這個條件,有個年紀大點兒的李秀才對解縉說:“隻要你對得好,我們請你上座,還敬你杯酒,如何?”

解縉說:“你們出上聯吧。”

李秀才清清嗓門,唱出了上聯:

“風吹馬尾千條線,”

解縉又重了一句,這時他看見廳堂中間的餐桌上已擺滿了很多菜,其中一隻盆裏裝的是一條煎得黃黃的大鯉魚,他想到了江邊上漁民打魚的情景:清早,漁民們撈起許多活蹦亂跳的大鯉魚,陽光一照,魚鱗閃爍著光亮,耀人眼目,頓時心生一聯,嘴裏輕輕吟唱著:“日照魚鱗萬點光。”

他自言自語地連續吟唱了幾遍,覺得氣勢不很大,如果把‘魚’字改成‘龍’字,那氣派多了,再把‘光’字改作‘金’字,不但氣魄宏大,而且在文字上也通順優美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