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智嘲進士(1 / 1)

深秋時節,襄陽城內舉行鄉試。

孟浩然剛滿12歲,夾在一群成年人中間也去應試。

縣令為了選拔聰穎的童生,親自出題當場對課進行考試。他看到孟浩然年齡最小,就格外留心。

考試開始,縣令指著一個有太極圖的茶杯,出句道:

“杯中含太極。”

孟浩然一聽,眨了眨眼睛,摸著懷裏揣的兩個應試時充饑的芝麻餅,脫口對道:

“腹內孕乾坤。”

縣令聽後,十分驚喜:這孩子小小年紀,竟有如此抱負,著實難能可貴。但他望了望孟浩然那稚嫩的麵孔,懷疑地問:“小蒙生,你剛才的答句是事先背好的還是自己臨時想出的?”

孟浩然答道:“學生可不像城南那位花銀子買功名的進士專門照抄別人的詩對,剛才所答完全是心裏所出。”

縣令見孟浩然那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樣兒,發話道:“既然剛才的答句係心裏所出,那我問你‘何謂乾坤’?”

孟浩然答道:“天地謂之乾坤。《易經》上說:‘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至哉神元,萬物資生,乃順天’。”他說著說著,從懷裏摸出那兩個芝麻餅,比畫道,“這一塊好比天,這一塊如同地。如今我把它們一塊吃下去,不就是天地在胸、腹孕乾坤了嗎?”

孟浩然連比帶畫的一番話,縣令高興得一個勁兒地點頭稱是,圍觀的眾人也開懷大笑,都異口同聲地誇讚一番。而內中有個頭戴舉子帽的人,惡狠狠地瞪了孟浩然幾下溜走了。

這個溜走之人,就是孟浩然所說的那花銀子買功名的進士。他聽到孟浩然當眾揭了他的老底,惱羞成怒,執意要找個機會當眾羞辱孟浩然一番,以雪心頭之恨。

有一天,這個進士見不少人正圍著當街口一盞燈籠議論紛紛。孟浩然也同一群童子在圍觀。進士以為報複的機會到了,他擠上前去,拉著孟浩然說:“你這個在鄉試中出盡風頭的小家夥,今天本進士也當眾考考你,看你應試時是不是瞎貓子在逮死老鼠?”

孟浩然見是那花銀子買來功名的進士,輕蔑地回道:“本童生貨真價實,絕不像某些繡花枕頭腹內空。不過,我們拉勾議定,你出題我對不上,我在地上爬三圈,你出題,我對上了,你得在地上爬三圈。”

圍觀的人見小小稚童對堂堂的進士,都極力慫恿著。

那進士便手指燈籠,借題發揮道:

“油蘸蠟燭,燭內一心,心中有火。”

眾人一聽,這個上聯語意雙關,明裏指物,暗裏指舉人自己,夠刁鑽的了!都齊刷刷地盯著孟浩然作何回答。

孟浩然聽後在心裏一揣摩,這進士出的上聯用了先生常講的“頂真”格,微微一笑,也手指燈籠對道:

“紙糊燈籠,籠邊多眼,眼裏無珠。”

進士一聽孟浩然也用“頂真”格,以燈籠為題,語帶雙關,不僅所對下聯無可挑剔,還隱隱諷刺自己心眼太多,“眼裏無珠”,不禁勃然大怒道:

“肖小欺大乃謂尖。”

眾人見進士用拆字法,取“小”和“大”兩個字,合成一個“尖”字,斥責孟浩然小小年紀,以小欺老,都看他如何作答。

隻聽孟浩然回敬道:

“愚犬稱王即是狂。”

眾人見孟浩然也用拆字法,以“犬”和“王”,合成一個“狂”字,譏諷進士不知羞恥,以愚稱大,發了狂。

進士聽後,憤然詠出:

“靈猿斷木深山中小猴子對鋸(句)成何體統?”

孟浩然見進士當眾侮辱自己,便反唇相譏道:

“種馬陷進汙泥內老畜生出蹄(題)不是玩意。”

進士見報仇未成,反倒碰了一鼻子灰,怕再僵持下去,還不知有無招架之功,便想抽身離去。

圍觀的眾人見進士要悻悻離去,都跟著起哄。

跟著孟浩然一起觀燈的童子們連聲嚷:“進士不敢再應對,快到地上爬三圈!”

進士無地自容,自認晦氣,落荒而逃。

☆孟浩然:唐代詩人,被譽為“田園詩派”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