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聽後,漲紅著臉,無言以對。
王迥說:“這裏麵的道理,你回去再想,我們到郊外走走,上下一節遊課。”
孟浩然順從地跟在王迥後麵,來到郊外一個石台旁。
野外的一切對孟浩然多少有些吸引力,他折根柳枝當馬圍著石台來回轉。
王迥先生坐在石台上仰望著遠方,突然用手一指,對孟浩然說:“你快看,從山那邊飛過來的是什麼?”
孟浩然順著王迥先生手指的方向,舉首遙望,隻見一隻雄鷹從萬山那一線天的峽穀裏扶搖直上,在山頂一個盤旋,就翱翔於雲端。他看得出神,拍手高叫:“雄鷹展翅飛得真高啊!”
王迥接過話頭,說:“雄鷹飛得高,是因它有那不怕風雨澆淋的堅強翅膀。”說著,他抬手往近處一指:“你看它們在幹什麼?”
孟浩然收回目光一看,隻見幾隻家雞圍著一堆腐糞相互爭奪。
王迥投塊石頭過去,家雞驚飛了,但很快又為著腐糞聚攏爭鬥。
孟浩然樂了,順口念道:“家雞爭腐糞,不怕挨石頭。”
王迥感歎地說:“自古雄才猶如大鵬,庸人似家雞。當年官至九郡之首的劉表築下這呼鷹台,就巴望自己的兒子成為鵬程萬裏的雄鷹,可是,他的兒子們沒有一點兒實在的本領,在強敵壓境時還像雞一樣爭繼位,最後把父輩打下的江山給弄丟了。因此,我常教小兒們吟唱:‘江漢東去有高台,煙樹蒼蒼望楚開,走馬銅革坊北路,少年齊唱野鷹來。’我想,你也應該牢記這些才是。”
王迥上遊課的這些話,猶如重槌敲響鼓。
孟浩然思前想後,心裏怦怦直跳,思潮滾滾,情不自禁地伏身下拜,連聲說:“先生,我懂了,要能像雄鷹鵬程萬裏,就要學昭明太子麵壁讀書十年不移誌。我以前耍小聰明沒認真學業,今後一定改。”
王迥見自己循循善誘有了結果,欣慰地捋了捋胡須,滿意而歸。
王迥為了讓孟浩然潛心治學,征得孟家同意,就攜孟浩然回歸鹿門山中隱居。
孟浩然見王迥先生隱居的地方,百草萋萋,鮮花朵朵,清秀幽靜,沒有人語的喧嘩,沒有車馬的嘈雜,在先生的教誨下,效法先哲,一心麵壁讀書。後來,在王迥先生的引薦下,孟浩然又結識了鹿門寺內幾位有學問的和尚,在反複的切磋中,孟浩然融會了禪宗的精髓,使他的詩作衝淡高古,意在象外,語淡而味終不薄,天下頻頻流傳,不少文人學士慕名而來造訪,探求他學業立身的奧妙,孟浩然總是說:“要沒有王迥先生的敲打,我可能也會是隻圍著石頭轉的家雞哩!”
☆王迥:唐代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