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阜、梁立賜見棘陽城內旗幟不亂,鼓聲不斷,十分得意,在中軍帳內飲酒作樂。
參軍對甄阜說:“叛逆悉數在城內,大帥何不進攻呢?”
甄阜道:“我人強馬壯,彈丸小城,諒他劉氏兄弟難持幾日,隻要他們斷了糧草,那旗幟就會成為他們的招魂幡!”
參軍對梁立賜說:“乘勢攻城,可摛拿全部舂陵叛逆,大將軍何不發兵呢?”
梁立賜也道:“區區叛逆在我十萬大軍壓城之際,何足掛齒,隻要日夜圍守,不出幾日不戰他們也會前來投降!別聽城內戰鼓咚咚響,那可是他們自己的報喪鼓!”
甄阜、梁立賜知道自己剿滅了義軍,高官厚祿伸手可取。眼下大軍壓城,義軍縱有回天之力,區區數千人也在劫難逃,便得意地日夜承歡。
這一晚,甄阜正和美妾在溫柔夢鄉之中,誰料中軍火急火燎地闖入帳中,結結巴巴地說:“大……大帥,大,大……大事不好!”
甄阜勃然變色道:“何事,這樣驚慌!”
中軍叩稟道:“細作冒死歸報,綠林賊兵傾巢下山,劫入梁將軍營中,梁將軍已逃,全軍覆沒,棘陽城內兵馬已衝出城外,正向我們殺來!”
甄阜一聽,臉色大變,慌忙披掛,下令退兵。
劉秀見甄阜亂了營,就命數百個粗喉大嗓的士兵站在棘陽城頭上齊聲大喊:“梁立賜全軍覆沒,降者免死!”
甄阜軍營中早見梁立賜營中火光衝天,殺聲四起,現在又聽到守軍呼喊,他們料知是實,人人自慌,又見大帥引馬先逃,兵將們隨後落荒而逃。
劉秀率部衝到城外追殺。
甄阜馬不停蹄,率部向老巢宛城奔去。轉眼來到三岔路口,軍前小校稟報:“去宛城官道絕無人馬足跡,小道之上人馬足跡紛遝,何去何從,請令定奪!”
甄阜向將校們吼聲“走,隨老子到前麵看看!”策馬來到三岔路口,下馬來回細看。他就著火把在官道上一看,路麵上有清掃的痕跡,再往一旁搜尋,道溝上掩著一堆新鮮糞便;又到小道上一看,有無數蹄印逶迤向前,他哈哈一笑,“區區草寇,怎敢與我鬥智!今日從小道而歸!”
參軍道:“賊兵若在前麵隘口處埋伏,如何是好?”
甄阜道:“你們見梁立賜那個沒用的東西敗了就嚇破了膽。舂陵兵被我們圍在棘陽城內,難道他們是天神,能分身設伏?我擔心是綠林賊兵和劉氏叛逆沿官道追來,隻要我們大軍過後,將小道上的痕跡掃掉,在官道上弄上馬蹄印,就能迷惑他們不知所往。”
眾將連連拍馬屁道:“大帥用兵如神,小小叛逆哪在眼下。”
甄阜傳令大軍疾走山野小道。
劉秀率部急追甄阜。他來到三岔路口,下馬細看,隻見官道上馬蹄紛遝,小道上有清掃的痕跡,那樹梢草葉上掛有不少馬毛,笑道:“任你甄阜老兒狡詐,聰明反被聰明誤!看來已進了大哥布下的打狼的口袋了!看你還往哪裏逃!”他下令義軍急向小道追殺。
甄阜走到隘口,兩側峰巒層迭,陰森險峻。
小校來報:“舂陵兵馬在後麵緊追哩!”
甄阜聽後,不禁哈哈大笑起來。
將校們驚問:“大帥為何發笑?”
甄阜道:“劉氏賊首終是草賊,不知兵法者也!他們若在這裏埋下伏兵,我們必然九死一生!今晚怕本大帥行軍孤單,在後麵湊熱鬧,看來摛賊大功可得!快傳令前隊變後隊,回師撲滅叛軍!”
正在甄阜傳命間,突然傳來一陣陣滾雷似的戰鼓聲。隨著戰鼓聲,兩麵山崖上拋下無數火球、火把,把地下的幹柴、枯草點燃,頓時隘口小道成為火海,更加上礌石滾木疾如雨下,甄阜大軍亂作一團。
劉寅率伏兵直衝“甄”字纛而下,賊兵們見大纛倒下,一哄而潰。
劉秀率部下追殺過來,乘勝追擊。
賊兵四散逃跑,義軍也就分頭追殺。
甄阜在眾將拚死掩護下,才帶千把多人的殘兵敗將逃了出來。
清晨,劉氏兄弟押著大批的戰利品凱旋歸城,和綠林義軍共慶勝利。
慶功宴上,舂陵諸將紛紛給劉秀敬酒,都道:“三將軍臨危施計退強敵,才有今日棘陽城內慶功宴啊!”
綠林義軍首領們見今日大獲王莽賊兵全賴看似文弱書生的三將軍劉秀,齊刷刷投去欽佩的目光。
☆劉秀:東漢光武中興的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