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天士(1 / 1)

名桂,號香岩,又號上律老人,江蘇吳縣人。清代名醫,四大溫病學家之一,與薛雪等齊名。

葉天士從小熟讀《內經》《難經》等古籍,對曆代名家之書也旁搜博采。不僅孜孜不倦,而且謙遜向賢;不僅博覽群書,而且虛懷若穀,善學他人長處。葉天士信守“三人行必有我師”的古訓,隻要比自己高明的醫生,他都願意行弟子禮拜之為師。從十二歲到十八歲,他先後拜過師的名醫就有十七人,其中包括周揚俊、王子接等著名醫家,後人稱其“師門深廣”。

葉天士最擅長治療時疫和痧痘等證,是中國最早發現猩紅熱的人。

在溫病學上的成就尤其突出,是溫病學的奠基人之一。葉天士著的《溫熱論》,為我國溫病學說的發展提供了理論和辨證的基礎。他首先提出“溫邪上受,首先犯肺,逆傳心包”的論點,概括了溫病的發展和傳變的途徑,成為認識外感溫病的總綱。他還根據溫病病變的發展,將之分為衛、氣、營、血四個階段,作為辨證施治的綱領,在診斷上則發展了察舌、驗齒、辨斑疹、辨白疹等方法。清代名醫章虛穀高度評價《溫熱論》,說它不僅是後學指南,而且彌補了仲景書之殘缺,其功勞很大。

在中國醫學史上,葉天士是一位具有巨大貢獻的偉大醫家。後人稱其為“仲景、元化一流人也”。他首先是溫病學派的奠基人物,又是一位對兒科、婦科、內科、外科、五官科無所不精、貢獻很大的醫學大師。史書稱其“貫徹古今醫術”,無論其醫學理論,還是治學態度都值得後人珍惜和學習。特別是他那種謙恭好學、拜師學藝的精神永遠是後世習醫者的光輝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