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後記(1 / 1)

寫評論這麼多年,雖然免不了應景之作,但也覺得有些文章是可以留之後世,有點出版價值的,於是一直想找個機會將之結集出版。恰好在今年3月去看望香港來的少波兄時,遇到了祚來兄。此前我與祚來兄雖同居一城,也彼此知道對方名字,但並無來往,這一見就給人一種故人的感覺,好像我們相識經年有餘。談到出書,祚來兄說他正幫南方日報出版社策劃一套“南方思想文叢”,可以推薦我的書列入叢書。這樣也就認識了負責編輯這套叢書的劉誌一先生。因此,拙著的出版,可以說是機緣巧合的結果,它能夠問世,首先得感謝祚來和誌一兩兄。

集中的文章,最早是寫於五六年前的,最晚寫於今年5月份,時間跨度達六七年,每篇文章也長短不一,但大體都圍繞著“權力與權利”這個主題,現在收集進來,基本保留了原來發表時的樣子,有些稍做了修改,也僅僅是將文中涉及到的時間補全,或者將表達不清的地方理順。將近100篇文章絕大部分都在國內外的報刊網站上公開發表過,僅有少數幾篇未曾發表。這些報刊網站包括《鳳凰周刊》、《瞭望東方周刊》、《中國新聞周刊》、《南風窗》、《同舟共濟》、《中國與世界觀察》、《公民》等雜誌,《學習時報》、《聯合早報》、《中國青年報》、《新京報》、《東方早報》、《中國經營報》、《每日經濟新聞》、《華商報》、《成都商報》、《上海商報》等報紙,以及華爾街日報中文網、財經網、新民網等網站。上述報刊網站有些曾為我開設專欄,有些現在還在開設專欄,在此一並感謝,對這些年一直支持和發表我文章的各報刊編輯,也表達我由衷的謝意。

拙著的出版,除得到南方日報出版社的大力幫助和支持外,也得到了評論界和學界很多老師和朋友的關心和指正,他們為本書寫了熱情洋溢的評介。這些評介雖有溢美一麵,但我把它看作是朋友對我的鼓勵和鞭策。我當為此而努力,以不辜負他們的期待。這些老師和朋友有:汪玉凱、周天勇、於建嶸、黨國英、丁元竹、王占陽、吳祚來、周鴻陵、葉匡政、章文、陳季冰、陳永苗,在此也一並向他們表示我真摯的感謝。

此外,我還要預先感謝購買拙著的讀者。不管他們是否讚同我的觀點,他們的行為本身就是對我最好的支持。

最後,我也要感謝我的家人,沒有她們在背後為我承擔全部家務,我是不可能完成此書的。我對她們始終懷有歉疚之心。尤其是我三歲的小孩,我對她未能盡到一個父親應盡的教育之責。但我希望她將來生活得比我幸福和快樂。我相信要過上美好的、有尊嚴的生活,需要我們一塊去爭取。

鄧聿文

於北京回龍觀

2011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