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發展的多重危機(1)(1 / 3)

中國在雄心勃勃地實現現代化的曆史進程中,人口及由此派生的眾多矛盾始終是一個與其經濟發展共存的基本核心問題。中國經濟在其起飛和發展過程中始終承受著沉重的人口壓力。盡管經濟發展是解決人口問題的根本途徑,但對中國這樣一個現代化起點低、人口基數大且增長速度快、人均占有自然資源少的發展中國家來說,坐等經濟和社會發展後再來解決人口問題是不現實的,那是一條特別漫長的道路。

一、迎來人口三大高峰

據國家有關部門的預測,中國第四次全國生育高峰已經迫近。受上世紀80至90年代第三次出生人口高峰影響,在2005至2020年期間,20歲至29歲生育旺盛期育齡婦女數量將形成一個高峰,而使人口數量增長的勢能進一步加大。隨著第四次人口生育高潮出生的女性陸續進入育齡期、法定結婚期,以及育齡婦女生育峰值期,中國將重新複製第三次人口生育高潮,引發新一輪的人口增長潮。屆時,當21世紀中國的後代醒悟過來,開始斷然采取更為嚴厲的措施,也將無助於解決極端嚴重的人口壓力,中國將永遠陷於被動。

中國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張維慶在2004年出席“人口與可持續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時承認,雖然過去30年年來中國人口實現低增長率,但其人口增長量仍然很高。中國正麵臨勞動年齡人口、老齡人口和總人口三大問題,到2020年,這三大問題將發展到一高峰。(注解:《生活報》,2004年10月24日)

預計到2020年,中國16至64歲的勞動人口將高達9.4億,占總人口的65%,這將對就業造成巨大壓力。同時老年人口將從現在的7%增至11.8%,這將給社會保障係統帶來嚴峻挑戰.另外,按照目前的生育政策,未來20年的中國每年人口淨增長約1千萬,到2030年代中期,中國人口將高達14.6億。

中國人口增長伴隨著人口五大難點的相互疊加﹕一是人口總體素質不高。人均受教育限為7.85年,相當於美國一百年前的水準﹔其二流動人口規模龐大。2005年由鄉村流入城鎮1億1千萬人﹔第三出生性別比持續攀升。中國第五次人口普查顯示,出生人口男女比例為117:100。通常新生兒性別比在103-107之間,但是獨生子女政策實施以來,中國的新生兒性別比持續不斷上升,到2000年達到難以想象的119,即每出生100個女孩要多出19個男孩。根據2000年普查數據,到2020年中國25-35歲青年男子將比20-30歲女子多出4000萬左右,也就是說將有4000萬青年男子難以找到合適的配偶,這個比例將占同齡男子的1/3左右。對於這樣性別比無疑會給中國帶來深重的危機。第四,愛滋病蔓延。中國愛滋病病毒感染者2005年約84萬。如不及時采取措施,2010年感染者人數將達1千萬﹔第五,貧困人口脫貧難度增大。中國現有3千萬貧困人口,由於生存條件差、生態環境惡劣,脫貧任務艱巨,再加上因病、災返貧人口,貧困人口總數有回升之勢。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中國人口膨脹、產業調整等原因帶來的就業危機和由於人口老齡化的提前到來中國人口紅利麵臨消逝的困境。有關這兩方麵的內容,我們將分別在以下分述。

二、人口勞動力的就業窘困

如今,在中國,就業壓力對社會和人的影響早已越過宏觀的外在行為而深入到微觀的社會心理中,影響著人們的道德評判和理性評判,潛伏著一種心理危機。湖南某校一畢業生找工作,找了幾家單位都以“你沒有任何工作經驗”而被回絕。該學生無奈地表示,我半年或者一年不要工資,我白給你打工,你能不能招我。結果,公司還是說“你沒有經驗,我們不需要你”。而在廣西的空穀校園網站的討論區中,有學生貼出要組織薪資聯盟的帖子,引起強烈反響。由於找工作難,所以很多企業趁機打壓畢業生底薪。大家聯合起來說底薪不能低於1500元,要不然,誰都不找工作。

曾幾何時,在中國被視為“天之驕子”的大學生,如今也成了這場就業危機的重要對象。中國中央電視台和智聯招聘網進行的一項聯合調查,題目是“如果提供與期望相符的工資,如果沒有醫療、養老等社會保障的話,您會接受嗎?”結果表明,超過一半的大學生表示“會接受”。而大學生的起薪,也一降再降,從2000元到1500元,再到1000元,甚至800元、600元,零薪水,有人說這表明大學生越來越務實,其實,此中無奈的成分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