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們要想有至高無上的榮譽,投機取巧是行不通的。我們有必要踏實勤奮,用自己的努力獲得屬於自己的成果。當然,隻有我們努力換來的果實才是值得我們擁有的,而要是被別人給予甚至施舍,那些成果最終會屬於我們嗎?
或許隻有當某一天,那些從別人那裏或者通過其他手段獲得的名譽等消失殆盡,我們才可能幡然醒悟,原來,一生當中並沒有真正的業績,不過是烜赫一時、曇花一現的人物罷了。而一些大人物,像莎士比亞、愛迪生、曹雪芹、李時珍等,他們的成功可不是一時半會,你會發現,他們的一生都在勤奮地努力著,幸運之神才會垂青他,讓他永立不敗之地。
心靈明鏡
人不得不踏實,不得不勤奮,隻有踏實,隻有勤奮,才不會被排斥在榮譽之外。而要是企圖走捷徑,像王熙鳳那樣費盡心思,可想最後的結局是什麼。而人最在乎的就是那種結局,成敗與得失,往往就在那人生的最後一刻決定。
不活在別人的陰影下
有些痛苦,不是別人強加給我們的,而是我們自己讓自己受罪。活在別人的陰影下,看不到希望的曙光,看不到理想的前程。
生活中,每個人都要受到別人的影響,如果對別人依賴過度,活在他人的陰影之下,隻能時刻和痛苦、苦惱、無奈、悲痛做伴。隻有能擊碎別人給我們帶來的陰影,生活才會在烏雲過後一片陽光絢爛。
一個人不能太對別人奢求什麼,沒有人能決定你的未來。不要讓別人的陰影籠罩著讓自己窒息,沒有什麼救世主,你才是自己最好的救星。別人給你帶來的陰影不要甘於承受,該打碎的就一槍打碎!-
有一位男孩,他是一個孤兒,被寄養在一家電影院。男孩天天起早貪黑,要幹很多的活,這些,男孩都默默地承受了下來。讓男孩受不了的是,他的老板、他的夥伴天天打他,把他打得遍體鱗傷。每當看到別的孩子和父母一起歡歡笑笑,男孩心裏甭提多難受了。男孩曾經試圖要離開電影院,但被老板發現了,又被痛打一頓。男孩感覺自己的命運好悲慘,天天以淚洗麵。
後來,一位孤獨的老奶奶想要收養男孩。經過和電影院老板的幾次協商,男孩得以和老奶奶生活在一起。然而,在和老奶奶生活在一起的時候,雖然天天吃得好、睡得好,但男孩仍不覺得幸福——因為男孩一直沒有走出老板的陰影,每每想著在電影院裏挨打受苦的日子,男孩就痛心不已。看到男孩日益消瘦,老奶奶給他請了位心理醫院。經過心理醫生的幾次開導,男孩終於改變,決定不能再沉湎於過去不快樂的時光了,他要向前看,好好地生活下去。有了這種內在的動力,男孩走出了陰霾,在老奶奶的關愛下健康、快樂地成長。後來,男孩上了大學,生活得很幸福。
男孩因為走出了電影院老板的陰影重拾生活的信心。如果他一直在電影院老板的陰影下掙紮,他的命運不會改變,他隻可能一生在悲傷中度過。我們也有活在別人陰影下的時候,當被別人的陰影“控製”得不可呼吸的時候,就要尋找一片新鮮的空氣,如果甘願承受不願意走出,就會在其中窒息而亡;隻有把陰影揮去,狠狠地從自己身邊拋開,才會發現陰影過後是一片希望的綠洲。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就逃脫不了陰影的折磨。
有一位女生,因為前男友的負心離去給她帶來了巨大傷害,她天天悔之不迭,痛罵男友的無情,痛罵前男友忘恩負義。然而,無論她怎麼對男友不滿,男友也聽不到,更別說重新回到她身邊。後來,女生遇到了另外一個男生。這個男生對她可謂一見鍾情,然而,女生始終忘不了前男友給她帶來的傷痛,一再拒絕這個男生的追求。多年過去了,這個男生也已經另娶他人,女生仍然以淚洗麵,活在前男友的陰影下,形影自憐、不成人形。
女生何必要這麼折磨自己呢?放棄前男友吧,接受新的對她更好的男生。隻可惜女生一直活在前男友的陰霾當中,毀了自己,也誤了當初追求她的那個男生。人生本來就應該如此嗎?走不出陰影看不到希望,走出陰影才一片明朗。對,別人帶給我們的陰影不是有益的,那我們何必要在別人的陰影下痛苦地生活呢?當別人把陰影拋給了你,你如果不去接受你就是一個明智的人,相反,在別人的陰影下猶豫、徘徊、彷徨,就很可能被別人的陰影所吞噬,更別說能贏得成功超越別人了。
所以,不要走不出別人帶給你的陰影,不要期待別人能根治你的心病,走出了別人給自己帶來的不好影響,就可以讓心靈升華一次,自勝者強!
心靈明鏡
沒有誰能征服一個人的心靈。在別人的陰影下很難享受到陽光的照耀,而隻有把別人的陰影踢掉,無論受挫、失誤、不幸、磨難,都不會因為別人讓自己心痛。而剔除別人陰影唯一最好的辦法就是,把舊事忘掉,向前看,笑對人生!
不可一味地聽信別人
有時,人們因為聽信了別人的“讒言”,讓自己誤入歧途。其實,別人的話隻是輔助的,最終決定的還是自己。然而,很多人就犯下了這樣的錯誤,不去自己思考,隻會聽從別人的指揮,別人說一他說一,別人讓他往東他不往西,這樣,命運操控在別人手裏,生活還有什麼意思呢?
現實生活中,有些人就時常被別人“控製”。的確,有些事需要聽從別人,但過於相信別人,往往會適得其反。
有一位男孩,他從小就沒有主見,在家裏媽媽說什麼就是什麼。上學後,同學們說什麼、老師說什麼他都認為是正確的。這樣,小男孩一直沒有自己的判斷,認為別人說的話都是金玉良言。
有一天,一位騙子說自己是小男孩的遠房親戚。小男孩沒有見過騙子,但他仍然聽信了騙子的花言巧語,被騙子拐走了……最後,小男孩的父母經過千辛萬苦才把他找回來。
我們身邊可能很難見到這麼傻到家的小孩,但如果像故事裏的小男孩一樣過分地聽信別人,終會為自己盲目的聽信埋下不好的結果。
在這個紛繁複雜的社會,一個人除了要做好自己,還要學會“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不要一味地聽信別人,以免別人有機可乘,讓自己防不勝防。
有一位中學生,他離開爸爸媽媽去外地上學。那天中學生剛走一會,他爸爸媽媽就接到中學生出車禍的消息,爸爸媽媽感覺很蹊蹺,但聽到電話那頭說得地地道道、有頭有尾,他的爸爸媽媽不敢再怠慢,隻好向那個人指定的賬戶彙了一萬多元。
一天後,中學生的父母焦急地趕去學校,發現自己的孩子精精神神地在上課,爸爸媽媽懸著的心總算沉靜了下來。想想這蹊蹺的電話、嚴重的車禍,才知道被騙了。
中學生的爸爸媽媽由於不善於行事,聽信了別人上了當受了騙。要是他們知道在騙子打電話的時候要求聽聽兒子的聲音或者打電話到學校核實一下,結果就會不同了。隻可惜爸爸媽媽愛子心切,讓壞人有機可乘。
那麼,當別人說了不切實際的話,就要三思而後行,不可草率聽信了別人就做決定。人要在靜悟中思索,不能被別人的三言兩語騙得暈頭轉向。就算別人說的是實話,也要考慮一下適合不適合自己,不可凡事不經過腦子。
在我們身邊,總有些人羨慕更好的工作、想著不切實際的機會,當別人向他大吹給他多麼優厚的待遇的時候,他往往會心動,豈不知騙子往往就在這裏麵做文章,利用人一時的衝動讓他上鉤。尤其是在影視等一些招聘行業,吹噓的待遇可真優厚,不過前提是要交服裝費、押金等。要是一個人經不住誘惑,當他原以為可以獲得更多的報酬時,豈不知會被連環騙,不僅拿不到報酬,還會搭上了押金、服裝費……這就要告訴你,遇事要冷靜,天上不會掉餡餅,隻有在實際生活中一步一個腳印,才會最終取得成就。
可見,一味地聽信別人會給自己帶來多麼糟糕的結果,生活中、學習中、工作中,都要保持一顆清醒的頭腦,太相信別人會容易上當。要明白,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不經過黑夜的煎熬不會看到翌日的豔陽。
當然,不懂得聽別人的建議也是不行的,有些話需要銘記,有些話對我們的人生很有意義。所以,生活中需要你自己做出判斷:可以聽別人的話,但不可一味地聽信別人;明白什麼話該聽,什麼話不該聽。
心靈明鏡
騙子往往會利用人性的弱點用一些花言巧語讓你上當受騙,所以,一個人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要給自己一片思索的空間,要明白,唯有努力才可能成功。當然,一個人也有可能遇到伯樂,遇到知音,縮短成功的路途,但不管怎樣,都要思考清楚,每個建議是否適合自己。
自省是一麵鏡子
當一個人事事不如意,不被別人接受,生活上遭到坎坷、磨難時,該怎麼辦呢?自暴自棄、怨天尤人還是怎樣?其實,人們完全沒有必要抱怨,隻要善於自省,通過剖析、自律、克製、反思來客觀地評價自己,就會發現自己的缺點,從而認識到自己的缺點並加以改正,就會從為別人所不齒到讓別人刮目相看。
蘇東坡曾經寫過一篇名叫“河豚魚說”的文章,說是河裏的一條河豚,一天遊到了一座橋下,忽然撞到了橋柱上。它不去反省自己,也不去繞過橋柱繼續前遊,而是生起氣來,憤怒地撞向橋柱。河豚越是生氣,它越是用力撞向橋柱。誠然,河豚撞橋柱就如雞蛋碰石頭一樣,最終河豚漂浮在水上麵,一動也不動。河豚死了,它被一隻老鷹發現了,成了老鷹的美餐。
蘇東坡的“河豚魚說”很形象,河豚不去反省自己,它白白葬送了性命,要是河豚知道適時反省自己的話,或者繞過橋柱,或者返回洄遊,它也不會成為老鷹的美餐。隻可惜它不知道反省自己,憑一時的怒氣,落了一個悲劇。
所以,通過“河豚魚說”的故事,我們要明白一個道理,要善於反省自己,否則就有可能如河豚一樣在錯誤的路上走下去。
然而,現實生活中,有一些人卻不知道去反省、檢查自己。他們認為自己很優秀,結果由於太高估了自己,輸得很慘。
有一位漂亮的姑娘,楚楚動人、美麗大方,到了出嫁的年齡,她挑三揀四,這個不行,那個也不行,結果一些優秀的男士求婚者都被她拒絕了,隨著時間的推移,向她求婚的人越來越少,向她求婚的人也越來越不優秀,姑娘的年齡也大了,她隻好隨便選擇一個嫁了。要是姑娘當初不挑三揀四,反省一下自己以後可能遇不到更好的,她可能會嫁給一個如意郎君。隻可惜她過於挑剔,不知道反省、檢查自己,結果嫁了一個不是她滿意的伴侶。
姑娘的事件值得我們引以為鑒。我們要從中汲取教訓,既不可以像河豚一樣莽撞行事,也不可以像姑娘一樣過於挑剔。那麼,應該怎樣做才能不錯過美好時機贏得美好契機呢?唐太宗李世民說過:“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衰;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如果以自己為鏡,就能發現自己身上的缺點和不足,然後慢慢改正。可見,自省多麼重要,古人尚能如此,我們如果做不到自省是沒有理由成為優秀的人的。
願你通過自省,糾正錯誤,改正缺點,做一個越來越優秀的人。
心靈明鏡
自省是一麵鏡子,一個人自省時要靜下心來,默默地去反省自己,給心靈一個釋放的空間,從而發現自己身上存在的缺點,然後加以改正自己的缺點,以自我為鏡,用心生活。
給心一片寧靜的角落
當一個人越長大越孤單的時候,總想找到一個清靜的地方,給自己一片安靜的天地,靜靜地思索。他可以在煩擾的時候到一片寧靜的樹林放鬆自己,在樹林裏讀書,看花紅柳綠,聽鶯歌燕語……
不要顧慮得太多,找一個清靜的地方,讓自己好好休息下。什麼也不想、什麼也不做,靜靜地望著天空。在心靈的澄澈中讓自己得到靈魂的飛躍。
也許,一個人無法找到適合自己的角落,在煩惱中度過,可是,人們本來可以讓自己得到心靈的慰藉,為什麼要那麼折磨自己呢?人生有好多煩心事,如果不去清靜自己,就會始終被各種煩惱所困擾,走不出紛亂的包圍圈。如果找一個清靜的角落,讓心沉澱下來,靜靜的什麼也不做,傻傻地看著天空,不會再意亂心煩,也許在清靜中,你會看淡人生中的起起伏伏,從而笑對人生,坦然地活下去。
很多人在自己煩惱的時候不知道清靜自己,結果愁上加愁,白白給自己增添煩惱。在自己剪不斷理還亂的時候,有必要讓自己冷靜一下。或者到一間屋子裏拿起一本經典散文,推開窗戶,靜靜地讀著;或者到一家咖啡店,喝一杯咖啡;或者到小河邊拉小提琴,聽流水淙淙的聲音;或者到山的樹蔭下,捉著蛐蛐,和鳥兒一起歌唱……總之,在一個人意亂心煩的時候,有很多途徑可以讓自己清靜下來。
想一想,當自己清靜的時候,偷得浮生半日閑,多麼難得的機會!在清靜的角落裏感受心靈的呼喚,沒有纖塵的汙染,你會發現,人生原來如此美好!
有一位女士,在自己的丈夫離世之後,天天吃不好睡不好。她意亂心煩,沒辦法工作,逢人就如祥林嫂一樣大哭一場。她不知道控製自己,每天像瘋了似的感覺到生活陷入無底深淵。後來,這位元女士認識了一位元得道的高僧。高僧和女士秉燭夜談,通過高僧徹夜的開導,女士終於明白,不能再這麼對待自己了,需要給心一片寧靜的角落。於是,第二天晚上,女士一個人的時候,便不再脾氣暴躁,她打開了燈,靜靜地坐著,聽著自己喜歡的歌,倒一杯茶,拿一支筆,靜靜地寫著。她每天如此,每天堅持著在這個寂寞空對靜的漫長黑夜裏書寫她的思念、她的人生。漸漸地,女士不感覺到孤苦煩憂了。而且,她書寫的作品,被出版社相中了,得以順利地出版。
女士在清靜中找回了自己,讓自己獲得了人生的飛躍。我們生活在這個世上,也要在清靜中去升華自己,不能在物質充盈的世界裏阿諛地逢迎著一些虛假的場麵,無奈地做著一些違心的事情,小心地應對著一些來者不善的心計。我們已經很疲憊,不必時刻再那麼勞累自己,我們不要被囂擾所封閉,不要變得冷漠、麻木,我們要為心找一個安靜的角落還原最本真的自己。
有一位男孩,他性格內向,希望自己的內心能有一個角落可以盛放真實、感動、熱情。他愛好文字,能寫一篇篇優美的文章。男孩就把自己沉浸在文字的角落裏,像在世外桃源一樣,在其中長久地駐留。男孩因為他優秀的文筆出了幾本暢銷書,因為他的文筆讓大師也蹺起了大拇指。
男孩在寧靜中找到了物質之外最幹淨的地方,圍著那些陪伴他度過寂寞時光空寂心靈的文字,默默地奉獻著。他的心靈是充實的,他的精神是豐富的。
當你找到了一塊安靜的淨土,給心靈一片寧靜,你就會進入一片嶄新的天地,感覺到人生成長了許多、前途豁然了許多。就象是封閉很久的屋子,猛然間打開了一扇窗戶,陽光灑照而來,還有新鮮的空氣、花草的芳香,所有的一切美好的東西迎麵撲來,你就可以換掉胸中鬱積的腐濁氣息,在寧靜中找到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
也許,你會在給自己找到一片淨土之後,真正開始理解生命的含義,不再因為別人的冷熱嘲諷一味地折磨自己,更不再讓生活的枷鎖封鎖自己的心靈。人活著並不是為了要生存,而是要有一顆滿足的心。當一個人困頓的時候,心靈就像一片饑渴的沙漠,需要甘露滋潤。而如果能給心靈一片淨土,讓心寧靜,就有可能超凡脫俗,不對人世間的不如意事耿耿於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