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雅文明已經不複存在,但關於瑪雅文化以及瑪雅人成為曆代科學家熱衷研究的課題,所有關於瑪雅文明的故事卻被人津津樂道,尤其是“瑪雅預言”一直廣為流傳,直至今日,關於瑪雅人對2012末日的預言成為全世界的熱門話題,引起人們的高度關注。根據一本名為《克奧第特蘭年代記》的預言書中所提供的瑪雅預言,人們驚奇地發現,地球人現在生活的世代是屬於該書預言中的所謂“第五個太陽紀”,而之前的“四個太陽紀”已經過去了,據說每當一個太陽紀終結之時,都會發生驚心動魄的災難:第一個太陽紀名為“馬特拉克堤利”(MATLACTILART),當時洪水覆蓋大地,聖經中記載有諾亞方舟的故事,這在中國古代也記載了這次大洪水,有大禹治水的傳說;第二個太陽紀名為“伊厄科特爾”(EHECATI),地球人類世界是被“風蛇”狂吹所毀滅的;第三個太陽紀名為“托雷奎雅維”(TLEYQUIYAHUILLO),世界是被是天降的大火而滅亡的,《聖經·創世紀》中記載的所多瑪城就是這樣毀滅的,記載了“核戰”,硫磺讓城市溶為岩漿,同樣,考古學家在亨往達摩的考古證實,也確實發生過這樣的災難;第四個太陽紀名為“宗德裏裏克”(TZONTLILIC),是“火雨”肆虐而導致地球上的生物滅亡,恐龍的滅絕就是一個鐵證。瑪雅預言在第五個太陽紀劃上一個句號,換句說,太陽一旦經曆了五紀,就會滅亡,間接也令地球毀滅,而這滅亡的日子似乎就在2012年12月22日……
據聖經中所說的,人有兩種罪——“原罪”與“本罪”。“原罪”是由始祖亞當傳下來的,自亞當以後,人一出生就帶有原罪。而“本罪”是人今生所犯的罪。“耶和華見人在地上罪惡很大,終日所思想的盡都是惡。耶和華就後悔造人在地上,心中憂傷。”(Gen 6:5、6:6)有罪就有罰,聖經上也明確了這一點:“耶和華因你行惡離棄他,必在你手裏所辦的一切事上,使咒詛,擾亂,責罰臨到你,直到你被毀滅,速速地滅亡。”(Deu 28:20)聖經歸聖經,暫且可不論。但就“罪與罰”的問題,拋開基督教所說的“原罪”和“本罪”不說,就說人類在當今犯下的罪,就是一千零一夜恐怕都說不完。麵對罪惡與懲罰,是以超然甚至無所謂的態度將罪惡行為美化,還是懷著懺悔的心情改惡行善以祈望精神的複活?我們是擔戴還是逃避?麵對自己的罪惡,我們是要正視還是要掩蓋?不同的取舍體現著我們對生命的尊重和褻瀆。然而對貪婪複雜的人類來說,懺悔似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擔戴也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更為常見的情形是,人類麵對罪和懲往往是回避和遮掩,而不是懺悔和擔荷。
湖裏沒有魚和水草,一片荒涼的湖的四周寸草不生,這是位於約旦、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和之間的一片神奇又美麗的領域,人們叫它死海。由於死海湖水中鹽分極高,湖水的浮力很大,即使不會遊泳的人也不會在死海中淹死,於是又有了“死海不死”是說法,這使得死海舉世聞名。隨著媒體的廣泛宣傳,死海已成為一個奇特的旅遊勝地。死海對於一些不會遊泳的遊客來說是十分理想的休閑好去處,遊客們還發現死海的海水除了讓人輕鬆遊泳外,還有治病的功效,一些風濕和皮膚病的患者也經常關顧此地。即使你根本不會遊泳,人們在死海裏遊泳不必擔心有生命危險。然而一些環保學者認為,死海本事隻剩下不到50年的壽命,正麵臨著“死亡”的威脅。
科學家們在死海的前途命運問題上一直是眾說不一的。從各自的理論出發,科學家們得到截然相反的結論:一種觀點認為,死海在日趨幹涸,在經過一些年,死海將不複存在,死海的 前途也就“死”定了,等待死海的隻有厄運。經過多年研究,約旦大學地質學教授薩拉邁赫表示,雖然許多地圖上標明死海水麵的高度是海平麵以下392米,但那並不是死海現在的高度,而是20世紀60年代測量所得的數據,現在死海水麵的實際高度經過測量為海平麵以下412米。這一數據清楚地表明,在過去的40年裏死海的水麵正在以每年0.5米的速度下降,而現在還有水位每年下降1米的說法。據一些科學家說,20世紀60年代死海的麵積大約為1000平方千米,但照這樣的速度減少下去的話,再過10年其麵積將減少到650平方千米。如果不能有效地控製水位繼續下降,死海有可能會變成一個小湖。而薩拉麥赫教授則警告說,如果任憑死海水麵不斷下降而不采取任何拯救措施的話,死海將從地球上永遠消失。但是還有一種截然相反的觀點認為,死海並不是一潭絕望的死水。這種從地質構造的角度來考慮的觀點,認為位於敘利亞的死海,其位置正處於非洲大斷裂帶的最低處,而這個大斷裂帶正處於幼年時期,終有一天會有裂縫在死海底部產生,從地殼深處會噴湧出大量海水,隨著裂縫的不斷擴大,一個新的海洋終將生成。由此看來,死海的“前途”還是充滿希望和光明的;而且,死海並沒有絕對的“死”。科學家發現,在死海的堆積物中,居然還有綠藻和各種細菌存在。盡管如此,死海的前途卻不容樂觀,因為一個嚴酷的現實是海水在鹹化,幹涸的威脅還在擴大,死海主要的水源——約旦河中的河水已不再流入死海;此外,死海南部因為生態平衡遭到破壞,死海的水位也在不斷下降。如果人類再不注意保護生態環境的話,或許不久的將來,死海就真的“死了”。
在過去的幾十年裏,人類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世界忙於經濟的發展,而無視環境的保護,使得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環境遭受過無數次嚴重的破壞。各種飛機的尾氣排放量占了全球的3.5%。預計到2050年,這一百分比將會上升到15%。但是飛機排放廢氣量的增長限製還沒列入《氣候變化法案》,人類脆弱的大氣將會被飛機尾氣逐漸破壞,如果放任航空業的尾氣排放,那麼脆弱的大氣將在未來50年後無法承擔保護地球的重任。由於幹旱、人口增長和工業的蓬勃發展,造成水資源被汙染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原本就缺乏的水資源問題更加變得矛盾尖銳,一些國家和地區在缺水的同時,還麵臨著水被汙染的嚴峻問題。在亞洲和非洲等發展中國家,這個問題尤為突出。被汙染的水資源成為生存條件的最大挑戰。一個冰山從大冰川分離出來。在過去二十年中,這個巨大的冰川已縮小為原來的1/40.南極洲擁有足夠的冰,如果全部融化可使全球海平麵升高57米。聯合國預計,由於溫室效應導致氣溫上升,到2100年,冰山融化將導致海平麵上升20至80厘米。在巴西的容多尼亞州(Rondonia)許多大片的亞馬遜熱帶雨林被毀。亞馬遜熱帶雨林被人為的燒毀以改建農場,在本世紀的前五年,巴西燒毀的熱帶雨林麵積相當於英格蘭和威爾士國土麵積的總和。燃燒雨林相當於增加了17%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還造成了越來越少的樹木來吸收二氧化碳,使得最近幾年成為地球最熱的時期。尼日利亞首都拉各斯的奧盧撒鬆垃圾山是非 洲最大的垃圾山,每天從拉各斯收集2400公噸的垃圾運到此處。在過去十五年,拉各斯的人口已增至以前的三倍,但是人口增長無法與基礎設施的增加相平衡,1000多個居住地被無數垃圾山圍困。這樣的情形在世界各地都存在,垃圾山開始圍困人類原本美麗的家園……而這些隻是人類自我毀滅的一些微縮鏡頭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