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聖經》的啟示(Revelation Bible)(2 / 3)

“未來的一切都寫在《聖經》裏。”這是人們通常視而不見的真知,而現代技術卻已看清了這一點,越來越多的太空探索,越來越多的不明飛行物飄過人們的視線,這一切都讓《聖經》中這些抽象的文字變得越來越清晰。裏根總統的話並不是危言損聽,他所表露出的擔憂也是發自內心的。據說,俄羅斯方麵根據探月衛星發回的圖片,公開說在月球背麵的火山口發現了有美國標誌的二戰時期的戰鬥機。美國的戰鬥機怎麼會在月球?這真是讓人不得不懷疑他的目的和動機。在回頭看看美國前總統裏根在1985年會見前蘇聯國家領導人戈爾巴喬夫時曾提醒他的句話:“人類應該注意來自宇宙其他星球某種生物的突然威脅。”這之間難道沒有什麼聯係嗎?

裏根總統的話就是這種有力的真知,他的某種擔憂解釋了基督耶穌像舊約中的先知們那樣,預期“世界末日”即將到來。在傳統的神學和人們普遍的認識看來,耶穌是一個末世論者,是有明顯“野心”和“動機”的人。而人們卻沒有認識到,在那個皇權統治著萬民的時代,在那個普通百姓生活壓迫和奴役的時代,耶穌並不是一個政治野心家,更不會心存幻想通過宗教來建立“大衛的國”。耶穌遇害前,曾這樣說:“我的國不屬這世界。我的國若屬這世界,我的臣仆必要爭戰,使我不至於被交給猶太人。隻是我的國不屬這世界。”(Jhn 18:36)他隻是一個心裏充滿大愛的賢者,是一個追尋真理並呼喚正義和善良的智者,是一個秉承和傳達上帝旨意的救世者。“我為此而生,也為此來到世間,特為給真理作見證。”(Jhn 18:37)耶穌並不是生來就是一個末世論者,正因為他宣告了上帝的意旨、上帝的威嚴,指喻了諸種末世事件,闡明了人的責任,所以他才是一個末世論者。

在舊約中先知們和耶穌的思想中,上帝是一個智者和聖者,上帝要求正義和公正,要求愛人如己,因此上帝是人類一切思想和行為的審判者。上帝的本性所起的作用大於上帝的全能,上帝的審判也不僅僅隻觸及因吹噓和狂妄而觸怒他的人。對於那些先知們和耶穌,他們不屬於這空虛的、轉瞬即逝的世界,並不是這個世界本身就是空虛的、轉瞬即逝的,而是因為這已不再是上帝原本創造的那個美好的世界了。上帝希望人類能和他一樣懂得愛和善的意義,懂得與萬物和諧共存,但是讓上帝的失望的是,人類已把這個世界變成了一個物欲橫流、邪惡橫行,並由惡主宰一切的世界。在《聖經》新約中記載了耶穌向上帝,他的天父禱告的話:“公義的父啊,世人未曾認識你,我卻認識你。這些人也知道你差了我來。”(Jhn 17:25)因此,耶穌來到世上警示人類,世界的末日就是上帝的審判。“末世論”的教理不僅使人們意識到自身處境的空虛,而且它還要求人們要對人謙恭,對己節欲、對自然順從。它首先要求人們遵從上帝的意旨,要求人們對上帝懺悔和盡責,因此,基督耶穌的末世論教誡和猶太教啟示錄教誡之間的矛盾和分歧就日益嚴重了,猶太教啟示錄是關於人類未來的幸福圖景,而在耶穌看來,人類若不脫離罪惡,若不從這個充滿邪惡的世界中走出來,那美好的幸福圖景是不可能實現的。

耶穌隻是讓人類明白神聖上帝的位置以及人和上帝之間的個人關係,讓人類明白上帝是這個世界的創造者,而這個世界已經罪惡橫行了,上帝要拋棄這個世界,要毀滅有罪惡的人類。而耶穌宣告上帝即將要毀滅這個世界,訓誡人類要懺悔,要脫離罪惡才能進入上帝的世界。末世論的教理宣布世界的末日即將到來,所以這個世界是瞬間即逝的,而世界末日並不是人類最終的結局,在耶穌那裏,末日的來臨也是拯救和至福的、永恒的時代的開始。“我不但為這些人祈求,也為那些因他們的話信我的人祈求。”(Jhn 17:20)耶穌承擔了人類的罪惡,祈求上帝寬恕,他祈求上帝原諒那些已近認識了上帝的人類,保護和守護那些棄惡從善的人類,希望上帝能叫這些人精神(靈)和肉體合二為一,能像上帝的國的人一樣。他要通過犧牲自己來拯救人類。所以,耶穌被人類釘死在十字架,用自己的血洗刷了人類的罪惡,才讓即將到來的末日延續到今天還沒有到來。也許上帝是為了驗證他兒子耶穌的話:“因為你所賜給我的道,我已經賜給他們。他們也領受了,又確實知道,我是從你出來的,並且信你差了我來。”(Jhn 17:8)、“我已將你的名指示他們,還要指示他們,使你所愛我的愛在他們裏麵,我也在他們裏麵。”(Jhn 17:26)當有一天,上帝的道在世上消失的時候,也就是末日來臨的那一天。所以說,“末世論”雖然有消極的含義,但它同時也有積極的含義:麵對著上帝的審判,人和世界的有限性對人類不僅是一種告誡,其實也是一種慰藉——隻要虔誠懺悔、脫離罪惡、棄惡從善、愛人如己,即使這個空虛的世界毀滅,我們還能到達更沒好的世界,那就是上帝的天國,後世的天堂。

耶穌說:“從今以後,我不在世上,他們卻在世上,我往你那裏去。聖父啊,求你因你所賜給我的名保守他們,叫他們合而為一,像我們一樣。”(Jhn 17:11)而偉大的哲學家蘇格拉底也曾在法庭上說過這樣的話:“現在我要去了。我要去,而你們活著;可是,誰走向更好的命運,這唯有神知道。”(《蘇格拉底的申辯》)這是哲學家生命的最富個性的特征。死是靈魂脫離肉體。隻要人活著,靈魂就難免會受到肉體及其欲求的約束。這也是為什麼上帝末日審判的原因,上帝用靈創造了人類,可是他沒想到人類會變得如此猥瑣、自私、殘忍、無情、貪婪。而耶穌祈求上帝不要毀滅人類,因為他相信他的努力是有成果的,希望上帝讓人類靈魂和肉體合而為一,像神那樣活得既高貴,又有尊嚴和意義。而蘇格拉底也似乎傳達了上帝的意思,因為肉體幹擾靈魂,所以人活著就應當不斷地使自己的靈魂擺脫肉體的桎梏,以獲取真理。由於肉體的罪惡,人類已經使這個世界不再潔淨了。末日,也許就是上帝淨化世界的一種行為,末日也意味著一個嶄新的、潔淨的世界的開始。

“自由”就是擺脫邪惡和罪孽,在基督教思想中是人實現自我的自由,它不是一種人們普遍認為的滿足於感悟真理的精神的自由。正如保羅所說:“擺脫肉體,擺脫根深蒂固的自我。”上帝是神聖的,所以獲得永恒至福就意味著通過“上帝的審判”而得到正義和恩典。人類在現實中是不可能感受到受惠者難以言喻的極樂感的,這種上帝賜予的正義和恩典,隻有在約翰啟示錄描繪的圖畫中才能找到。耶穌說:“人從死裏複活,也不娶也不嫁,乃像天上的使者一樣。”(可,12:25)保羅說:“神的國不在乎吃喝,隻在乎正義、和平以及聖靈中的喜樂。”(羅,14:17)末日之後,善良、正義的人進入了上帝的國,肉體被精神實體取代,確實如保羅所說,“我們不完善的知識將變得完善,那樣我們就可以直麵而視。”這是一種與上帝間不受幹擾的關係,就像耶穌許諾的那樣,“心地純潔的人才可以見到上帝。”(太,5:8)

通過教會的行動,通過感恩來禮讚稱頌上帝,相信一切的希望和願望將在上帝的榮耀中得到實現——這是現在信仰上帝的臻於完善境界的教會的唯一目的。而現在的教會以及教徒們隻是信仰上帝本身,迷信聖經乃至宗教本身,而不是真正從自身做起,做一個善良的智者,做一個正義的賢者,如今現實中的教會隻會唱感恩和讚美頌歌的團體。就如耶穌對上帝禱告的那樣:“他們不屬世界,正如我不屬世界一樣。”(Jan 17:16)有罪惡的人類不屬於彼岸世界,就如耶穌不屬於此岸世界一樣。但耶穌仍然不放棄拯救人類的希望,他用至愛的行動來感動上帝,“我在他們裏麵,你在我裏麵,使他們完完全全的合而為一。叫世人知道你差了我來,也知道你愛他們如同愛我一樣。”(Jan 17:23)祈求上帝允許那些信他的人和他一樣去上帝那裏:“父啊,我在那裏,願你所賜給我的人也同我在那裏,叫他們看見你所賜給我的榮耀。因為創立世界以前,你已經愛我了。”(Jhn 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