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禮茶俗
據說,杭州人喜歡以“元寶茶”待客,就是在茶杯裏放兩粒青橄欖,象征著大吉大利。而西湖的茶農更牛,流傳著“三茶六禮”的婚俗,還說“吃了哪家茶,就是哪家人”“一女不吃兩家茶”等。這吃茶,就是定親婚嫁的意思。
女方接受男方聘禮,答應了婚事,叫“下茶”或“定茶”,也叫“受茶”或“吃茶”。因種茶樹必下籽,移植則不生,借喻婚姻之“矢誌不渝”與“必定有子”。在大喜的日子裏,茶農們泡上一壺上好的龍井茶,聞茶香品佳茗,主客雙方商談兒女姻緣,頗有些“矢誌不渝”和“必定有子”的吉祥之意。他們還將整個婚嫁禮儀概括為“三茶六禮”。“三茶”指訂婚時之“下茶”,結婚時之“定茶”,洞房時之“合茶”。“合茶”要吃“三杯茶”,亦稱“行三道茶”,新婚男女在拜堂成親後飲用:第一道是桂圓湯,第二道是紅棗蓮子湯,第三道方是茶湯。吃喝時還有一套規定,新郎新娘雙手接過第一道茶,對著神龕深深作揖,用嘴唇一嘬,再由伴娘收去;第二道茶敬父母,也是如此;第三道茶則必須一飲而盡。意在祈求神靈保佑新人白頭到老,夫妻恩愛,同時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
蘇州人也有婚禮的茶俗。新女婿和其舅爺進門後,稍坐片刻,女家即撤掉台凳,在左右兩邊靠牆處各放兩把太師椅,新女婿和舅爺坐頭兩座,另兩位至親坐三四座。然後專人托著茶盤向 4位賓客獻茶。由於托著木板茶盤跳舞獻茶,故稱跳板茶。在江西婺源一帶還流行一種“新娘茶”,姑娘出嫁前,用紅絲線把翠綠的嫩茶芽紮成瑰麗的花朵,稱為“茶花”。婚禮結束後,新娘用“茶花”孝敬公婆及款待貴賓。來賓品嚐佳茗,誇讚新娘,祝福婚後家庭幸福和諧。以後,又派生出用紅絲線把茶葉紮成的“婺源墨菊”等名茶。隻是現在人圖省事,婚禮除宴請男女雙方至親好友外,實行喜事新辦,賓客前來祝賀,隻泡清茶一杯,擺糖果、瓜子等幾種茶點招待,既節約又熱鬧親切。
茶是中國人的傳統飲品,敬茶是我們這個禮儀之邦、文明古國的傳統禮節。隨著飲茶習俗的不斷演變,日常的茶風茶禮漸漸變成高雅的茶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