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中列出的五個步驟就屬於按部就班完成的心靈自修方法,像健身手冊般樸實無華。

既然要世俗化,這就不是一本專業書。雖然本書的大量信息來自科學、哲學、心理學,但它們並非主題,隻是為了用現代的語言說明主題——心的鍛煉。同時需要澄清的是:我們用“鍛煉”兩字,隻表示需要一定時間和精力,是相對於短期的領悟而言。事實上,讀者既不需要閉門修煉,也不需要深山修行,該怎麼生活就怎麼生活好了。

既然要世俗化,這也不是一本宗教書。雖然本書的部分概念來自佛學,但其內容都是現代的解釋——如此現代,以至於可能引起狂熱分子的憤怒——請當作一種“現代化的應用”吧。另外,我在書中多處引用了耶穌、佛陀、孔子、老子的名言,這是出於我對他們智慧的深深敬意,讓本人從中受益良多,但這並不意味著需要鎖定某種信仰才可以領悟本書介紹的五個步驟。

不論有沒有宗教信仰,你都可以實現自我平靜的人生。

最後再來說明一下我自己。

煩惱是世人的煩惱,這當然包括我自己。說來好笑,當初我進入這個領域的緣由,就是因為自己本是這個世俗世界中的世俗之人,從年輕時起就衝動較多、脾氣較差。後來的工作性質,也決定了我必須采取些心靈自救措施。當然,很多人處在我的位置上,還痛苦並快樂著呢,哪裏顧得上什麼心的鍛煉。所以說,我首先應該感謝煩惱,所謂“煩惱即菩提”,正是煩惱的折磨把我送上了自我平靜的道途。

我進入這個領域的另一個原因,就是真心希望我所寫的一切對你有用。本人的寫作原則,是不會去寫一本“口水書”的,哪怕一本暢銷的口水書。世界上浪費的紙張已經那麼多,沒有必要再增加我的一本吧。除非它能真實有益。

我希望寫的是一本“幹貨書”。我希望它能告訴讀者一些不知道的信息,希望這些信息能帶給讀者“噢!原來如此”的感覺。不僅如此,我還希望這種感覺能陪伴讀者直到最後一頁。要求是不是有點高呢?我知道不少朋友吵著鬧著要一本“讓自己思考”的書,請對此有心理準備。畢竟,“幹貨書”不會像心靈雞湯那樣容易消化。

“幹貨書”的結果,就是本書斷斷續續寫了三年,包括中間被卡住的一年。這是一個因預期過高而導致煩惱的典型案例。我看到其他書都在前言中聲明“因時間有限,錯誤難免,敬請原諒”雲雲,而我要聲明的是——本書如有錯誤,完全是由於時間跨度太長、刪節次數太多所致。

親愛的朋友,你無意中翻開這本書,意味著我們之間一種特殊的緣分。

可能你的煩惱無人理解,這並不奇怪,因為一顆多思多慮的心,沒有體會的人難以理解。想得太少的人,哪怕是自己的家人和摯友也幫不上忙,難怪本書由我來寫。

也可能你的煩惱無人傾訴,這也不奇怪,因為真正的不安都深埋在自己心底。即使有人傾聽,你也未必願意傾訴,那隻有素昧平生的我了。

更可能的是,就像我們開頭描述的,勵誌的理念你都明白得一清二楚,隻是苦於尋找如何落實的方法,而這正是我寫本書的目的。

願它成為一個真心愛你、為你解憂、永守秘密的朋友。

金木水寫於南京紫金山

§§第一部分人類不平靜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