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不是會家也不是煉家,不會瑜伽也沒關係,明白向內收心的道理也很受用。總之,向外伸手不如向內收心,我即宇宙,裏麵什麼都有。我們遲早要學會向自己要東西。現在的情況是:我們不知道自己原來有一筆天大的寶藏,也不知道有一條路是通向寶藏之路,有把鑰匙可以“芝麻開門”,這些我們都不知道,坐在金山銀山上討飯吃,荒唐可笑。現在好了,佛法的無盡藏向你敞開,祥雲已在你心中冉冉升起,再莫錯過了也許是最後一趟諾亞方舟。

日本後鳥羽院有歌曰:“須知人世自有道,踏開深山荊棘行。”善哉此語,佐君佛法修行。

虛妄人生要有真實修為

今見好心出家在家四眾,多是好高騖遠,不肯認真專修淨業,總由宿世善根淺薄,今生未遇通人。

(印光法師)

這段話意思是:現在我看無論是出家的,還是在家的,四方僧眾大都好高騖遠,不肯認真專修佛法(淨業指淨土法門),這些個情況都是因為宿緣未到,善根淺薄,今生今世還沒遇見過一個真正懂的人。

“回首前塵無限事,今年今日淚沾衣。”

此為鐮倉幕府時代著名高僧慈圓所作的和歌,其詩眼為“今年今日”。何謂今年今日?每天都是今年今日。人沒有過去。什麼“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麵桃花相映紅”。沒有所謂的“去年今日”,老想著去年今日,連今年今日都沒有了。

“人世猶如鏡中影,有耶無耶終成虛。”

此為源實朝將軍之和歌,是其人生之悟。源實朝十二歲時成為鐮倉幕府第三代將軍,當時朝政掌握在北條時政之手,源氏家族興兵討北條氏,事敗,將軍的兄長源賴家被囚禁在伊豆修禪寺,不久被害。源實朝將軍乃從藤原定家學和歌,及長,進位為右大臣。北條氏忌其有為,離間源實朝與源公曉叔侄關係(源公曉為源賴家之子),詭稱當年源實朝弑兄。源公曉不明真相,竟將源實朝將軍刺死在歸家途中。源實朝是年二十八歲。“人生猶如鏡中影,有耶無耶終成虛。”他早就預見了自己可悲的命運。當年在伊豆,曾作歌:“我越箱根來伊豆,遂見小島浴海波。”

小島浴海波,多麼渺茫孤獨的人生寫照。此歌為將軍名作,現在箱根還建有此歌的歌碑。弘一法師當年東渡日本,見了此碑,撫摸良久,不忍離去。

源實朝善寫海,曾作:“大海磯頭轟然響,浪濤碎裂四散中。”

那碎裂四散的浪濤,豈非正是我們的殘破人生?搬家的時候,破家爛什你不想要了,舍得扔。為何執著於殘景?自殘身體,人謂不仁。自居於殘世,豈是智者所為?擔當即放下。要拯救殘景,就要在心田中種下一棵綠樹。破殘棋要另起子,渡殘歲要品一杯酒。一番激濁揚清後,殘而不殘,是謂殘的境界,亦即禪的境界。禪者殘也。清季名畫僧髡殘專攻窮山惡水,殘山剩水,不料畫出了真山真水的真意來了。“夕陽殘照映波上,遠方小島亦生輝。”這是日本歌人為兼名作,弘一法師十分喜愛。法師將他寓居的寺廟取名叫晚晴寺,將自己手編的佛家格言錄取名叫“晚晴集”,也是此意。

虛妄人生要有真實修為。

今年今日就要起來幹事。

現在就要覺悟。

夕陽是朝陽。

火上睡覺自取滅亡

當今之時。其世道局勢,有如安臥積薪之上,其下已發烈火,尚猶悠忽度日。不專誌求救於一句佛號,其知見之淺近甚矣。

(印光法師)

這段話意思是:當今之時,人好像在幹柴上睡覺,底下烈火已經燒過來了,還悠悠忽忽過日子,還不專心專意念一聲佛,真是知見太淺了。

“知見”為佛家語,指知識見識。順便說一下,“知識”一詞也是佛家語,佛經上把能夠教導佛法的老師稱為“善知識”,把人通佛理稱“知識”。你明白了“知識”的出處,再來審視“知識分子”“學知識”等話,就會有一番新的感覺。

“幹柴烈火”也是佛家語,非常形象地把人活在世上的危險境況描繪出來,引人到佛那邊去。現在我就來說說幹柴烈火。通俗小說把曠男怨女相會行淫,稱為幹柴烈火。男的像幹柴,女的像烈火,或者女的像幹柴,男的像烈火,總之一柴一火,熊熊燃燒。當男女相悅時,就是男女相搏時。他們短兵相接,繼之以肉搏戰,最後必以身體的淩辱與精神的殺戮收場。總有一個要被折磨,總有一個要被收拾。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不是女人高高在上,就是女人匍匐在地。不是男人跪倒石榴裙,就是男人昂首挺胸揚眉吐氣。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事而異,因勢而異。那一把火,越邪越旺,沒有道理。越邪惡越有高潮,越純潔越不能盡興。性事嘲笑聖人,有力方是真修。男女之事魔性最大,歪門邪道最多,偏偏佛性也在此。

試說情禪。

一部《源氏物語》,專講意亂情迷。一部《紅樓夢》,實為亂倫之書。賈寶玉和他的三個親表姐妹(寶釵為姨表姐,黛玉為姑表妹,湘雲為祖親表妹)的不倫之戀,是標準的亂倫之舉。最後他還娶了寶釵,最後寶釵還為他生了個兒子。我們的紅學家們對此視而不見,雖然都津津樂道於秦可卿的香軟閨房,卻不敢深入賈寶玉的內心世界。照這魔王的心性,要把姐姐妹妹淫遍才好,大似遼朝的荒淫帝君金海陵。然而,也沒有人說這不好,也沒人阻止他。也許是阻止不了,也許是不想阻止,或沒必要阻止。總之,悲劇發生了,並且正在發生,還在發生。亂倫為情之“大”者,是人性之極致。幾個男人搶一個女人,尚且爆發特洛伊戰爭,亂倫之戀,從人性內部毀滅了所有的大觀園。元春省親時哭著說:“既知今日,為何要把我送到那不得見人的地方去!”她把皇宮稱作“不得見人的地方”,但她的家也未必見得人。元春的悲劇在於:她必須要在“見不得人”與“不得見人”兩者之間選一個,否則隻能像尤三姐一樣去死。也有跳出火坑的,惜春青燈黃卷,禮佛一生,她解脫了,但誰又保證她不是妙玉第二?無邪者最招邪,禁欲太久必成縱欲。還是賈寶玉這魔王悟得透,索性大愛特愛,狂愛濫愛,警幻仙姑讚他為意淫,是情中真修,是淫中境界。每當他去找自己的姐妹談情說愛,魔鬼就為他助力,鼓勵他更勇敢些。既然遲早要捅破那層紙,何不現在就捅破。既然注定要染黑,何不由我親自來。沉淪即升華,罪惡得歡樂。每當哀愁就有真實感,每當幸福就有虛幻感,縹縹緲緲不真實。看著她的背影遠去,這叫惆悵。聽見她結婚了,這還叫惆悵嗎?惆悵之惆悵,就不叫惆悵。痛苦之痛苦,也不叫痛苦。惆悵之惆悵是謂不再惆悵,任何感覺重複一千次就自己放棄了,聽見她結婚這叫終於踏實了,痛苦過後是祝福。愛人若己是基督美意,度人度己是佛法真修。林黛玉太癡迷,雖說她是賈寶玉愛情的老師,但學生想明白的,她卻沒想明白。她聽見遠處傳來敲敲打打,空虛中的熱鬧讓她的心一陣緊似一陣。旁邊人告訴她她愛的人和別人結婚了,她整個世界瞬間倒塌,辛苦建構的人生烏托邦、愛情理想國不堪一擊,她唯有去死,隻當還淚、還債。她臨死還有怨,罪如何能脫?債如何能還?林黛玉這種臨死都不為他人祝福的人要下地獄的。想想她那清瘦孤單、弱不禁風的樣子,你能忍心讓她下地獄嗎?沒有辦法,她自找的。她既然不要賈寶玉救,賈寶玉就救不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