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好女色如此,女人好男色也是如此。《紅樓夢》上妙玉苦戀寶玉這個帥公子,忘了自己是什麼人。人有欲望,即起邪心。一起邪心,就招來邪物。人還沒去淫人,鬼反而先來淫人,可不怖哉!

弘一法師戒淫禁欲之道略述如下:

禁交。眼不見心不煩,不交往就好了。

禁聞。弘一法師常對僧徒講,不要看報紙,一打開報紙就是殺人放火,奸淫之事津津樂道。

禁語。種種淫詞豔語不得從口中說出,看見女人不準稱女人,要稱“居士”“施主”。男女交合之事不準在人麵前提起,汙了淨地。

禁思。此禁為大禁。凡念佛前須淨口三日,齋戒沐浴,方可見如來。禁思為善道,不再想就不再犯。佛家為了世人,何等用心良苦,還要受世人詬罵。

人無欲則剛,無剛則入。老子說:“無有入於無間。”等賈寶玉和林黛玉都化灰化煙了,他們就真正在一起了。

鐵石心腸方見蓮花盛開

子等歸向極樂,全須打得一副全鐵心腸,外不為六塵所染,內不為七情所錮,汙泥中便有蓮花現也。

(彭二林)

這段話意思是:要想歸向極樂世界,就必須全力打造一副鐵石,亡、腸,外不為六塵所染,內不為七情所困,這樣汙泥中就會有蓮花出現。

心爛如汙泥,必不能蓮花盛開。

心硬如鐵石,方見蓮花盛開。

所謂“硬”,指斷然拒絕俗世戀情,再不看那凡俗之花,才能迎來那清淨之蓮。

世人常誤讀了“出淤泥而不染”這句話,把重心放在了淤泥上,久而久之,忘了做蓮花,反而去做淤泥。“出淤泥而不染”,好像很容易,淤泥好像不要緊,事情絕非如此簡單,出淤泥何等艱難!淤泥本身又是何等可怕!如果你曾深陷泥沼,就知道“出淤泥”的難度了。“出淤泥而不染”,這話涵蓋了一切佛法。它出自宋朝理學家周敦頤的《愛蓮說》,其實佛經上早就有現成的話。中國的理學家什麼也不是,儒家不是,道家不是,佛家更不是,不是說他們的整合沒有用,而是說他們發的善心不夠,沒把人往善道上引。

淤泥是不可戰勝的,因為這個世界需要淤泥。沼澤濕地是地球之腎,這點大家都知道,它對於人類環境作用很大。水田裏麵需要淤泥才好栽種,水庫裏需要淤泥養魚養蟹,連水井也要有泥水質才濾得淨。我們需要人生的淤泥,我們需要汙點。其實也不是需要,而是本來就有。淤泥本身沒過錯,也不可怕,它沒招你惹你,是你自己踏進去的,所謂“和稀泥”即是。那是你自己髒,淤泥本身並不髒,因為它天生如此。

我們需要淤泥。這事好比一粒幹幹淨淨的蓮子“不幸”從佛祖手中彈下,信徒們都搶著要,最後就掉進了淤泥裏。大家都覺得可惜,又都不想要了。那粒蓮子落在淤泥裏,不久竟然發出芽來,長葉,開花,信徒們赫然看見,佛祖就坐在蓮花上,他們這才知道自己錯過了一次好機會。當初他們如果與蓮花同入淤泥,有救那蓮子的善心,當時就成佛了。如今蓮花自己成佛,眾人隻能禮敬。他們禮敬的對象是蓮花(佛),連帶把淤泥(惡濁世界)也禮敬了。在此,他們又犯了第二個錯誤,如果誰勇敢地把蓮花摘下來,他這一個護花的善心也會使他馬上就成佛了。說到底我們不需要淤泥,需要洗禮後的淤泥。觀音的淨瓶無有淤泥,但有經淤泥洗禮後的清水。

出淤泥需要法力護持。我們的生命是柔弱的,若無佛的大手輕輕托住,根本挺不起來。

再說不染。

不染於色,即染於空。

真正的不染是無有色相。

“出淤泥而不染”,其實是淤泥越難洗,蓮花越剛硬,所以它才能不染。

等待時機就像等待結局

蓮花種子,榮悴由人。

時不相待,珍重珍重!

(彭二林)

這段話意思是:蓮花的種子能不能發芽,蓮花的盛衰、蓮花的命運都是由人決定的。時不我待,過了就難采,珍重啊珍重!

萬物結局之前,必顯示機會。

看見機會等於看見結局。

我們等候那時機,就像等待那結局。

蓮花種子,佛經又謂之“蓮種”,指人的善根,天生的美與慧。天生一善心,必為天生一善行。然而善心未必有善行,因為你自家錯過了。一顆蓮子爛在泥裏,一枝含苞欲放的桃花被遊人扔在地下。本來按著先天的福份,人人都有機會成佛,但為何有人不成佛,反成魔?這與魔鬼引誘無關,是自己成了魔。每個人的命運都要自己承擔,茫茫人海成苦海,渺渺世路成絕路,何不早醒?

萬物的結局近了。耶穌基督說:“末日近了,你們當悔改。”我們這個末法時代,要做的全部事情就是懺悔。如果說還有機會,懺悔就是機會。《金剛三昧經》上講:“若失本心,即當懺悔。懺悔之法,是為清涼。”這個前麵我們已經說過了。

蓮花的命運非關蓮子,實由護蓮人。我們要“護心”,保護自己的心靈不受傷害。弘一法師當年和豐子愷一起推廣《護生畫集》,處處以生靈打比,要我們不殺生。什麼叫不殺生?並不是單要你不殺雞鴨鵝,貓狗兔,更要你不殺自己。護好自己的生,那麼一切生都護好了。這是法師本意。

黛玉絕粒而死,寶玉有罪。

佛門弟子譚嗣同以身殉國,正是為了從自己身上斬斷這惡因果啊!滿天佛菩薩都歡喜讚歎。

遲早要來的你就當它已經來了

上品見佛速,下品見佛遲,雖有遲速異,終無退轉時。參禪病著相,念佛貴斷疑,實實有淨土,實實有蓮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