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章 幸福的智慧(3)(1 / 3)

誰主導你的生活?受害者把掌控權交給了他人,而勝利者則規劃自己的藍圖。這份藍圖將毫無疑問地引領他走向通往天堂的階梯。

作為一個勝利者,你緊緊抓住劍柄直指蒼穹。啊哈!作為受害者,你抓住的卻是寶劍的利刃。哦!千萬別那麼做。那會很痛。

為每次成功歡呼非常重要

對自己充滿自信,她從來沒有被他們打垮。現在他們會驕傲的告訴你這裏是她的家,。

當你的情緒很好時,你通過玫瑰色的玻璃來看世界。越是經常感覺情緒好,就越容易感到幸福,並不僅僅隻是在那一刻,而是你的整個人生。還記得在第3章中討論的為什麼習慣是如此重要嗎?因為它對於我們氣宇軒昂的慶祝盡可能多的成功是很重要的,不論這些成功是多麼的不值一提。讓氣宇軒昂成為一種習慣。

即使經曆挫折,也應該氣宇軒昂。研究人員列出了在一次所謂的智商測驗中學生們的消極回饋。這種回饋讓他們沉思,讓他們思考。但當有機會在聽到壞消息後自我肯定時,他們思考的就會少一些。現實是複雜的,而如何編織故事決定了我們如何看待自己。

年幼的時候,稱讚就像喊你的名字。第一次自己係鞋帶的時候你一定很驕傲;第一次畫下一棟房子(即使沒人知道你畫的是什麼)的時候你一定很自豪;還有第一次自己去上學或是在朋友家過夜的時候你也一定很驕傲。

作為成年人,我們再也不會去考慮那些我們每天所取得的成就,而覺得那是理所當然的。我們總是期望做得更好,所以我們從來不稱讚自己。

鼓舞士氣的另一個辦法就是問你自己:“我是不是炫耀過了?”取得成功,滿載榮譽並不是生活的壘部。正如伍迪·艾倫所說:“百分之八十的成功都在於炫耀。”如果你參加了生活的遊戲,要贏還是要輸?當然是要贏。而炫耀的時候,就一定要淋漓盡致。首先要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並感受幸運,然後再去尋找發現那些進展順利的事情並為之而歡呼慶賀。

也許你想要知道,幸運還是幸福,哪個更重要?積極的幻想和幸福、樂觀和幸福、成功和幸福,哪個更重要?

在大多數情況下,幸福是許多因素的起因與結果。換句話講,如果你效仿達到最大幸福的九種習慣,就能夠激起真正的幸福。但有一樣是你不能效仿的,那就是精神。你可以激勵你的精神,發掘你的精神,但你的信念和價值也必須同時內在的增長。然而,如果有必要的話,本書中的習慣是可以強迫養成的;在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它們就會真正養成了,在你的身上紮根,而你也會變得更幸福。我做到了,感覺到了,在下麵一章中我們也會談論你應該怎樣做到。

所以,做一個歡呼主義者吧,創造那些積極的幻想。列出你每周、每天、甚至每個小時的成功。大聲地說出它們,高舉雙臂,宣布你的勝利。敲鑼打鼓地慶祝吧,因為你是勝利者。哦,哦,萬歲!慶祝你的成功,移動你的石頭,攀爬通向幸福的階梯!

如何利用本書的主題提高幸福感

清初著名學者顧炎武提出了“學以致用”的觀點,其目的就是要求每一個人運用學到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前麵我們就“幸福”這個話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相信在現實生活中也能給大家以啟發。

幸福觀與幸福指數

幸福=美滿生活+愉悅身心+和諧關係。如何看待幸福?我理解,幸福是人們的一種主觀感受,它由個人生活的滿意度、發展目標的實現度和社會生活的和諧感三方麵組成,這種生活的滿意度既是物質的又是精神的,這種發展目標的效用和社會的和諧感既是個體的又是社會的,因此,我認為幸福是人們對現實狀態滿意度較高的一種經常性或持續性的主觀感受,而幸福指數就是衡量這種感受的主觀指標。

幸福雖然是主觀感受,但總體上仍然可以測量。具體來說,筆者認為幸福感主要由三種感覺構成,即生活和事業的滿足感、心態和情緒的愉悅感以及人際與社會的和諧感。也就是說,幸福=美滿生活+愉悅身心+和諧關係。因此,居民的幸福感可從以下三方麵來測量:

一是“好的生活”,涉及認知範疇的生活滿意程度,包括生存狀況滿意度(如就業、收入、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和社會階層)和生活質量滿意度(如居住狀況、醫療狀況、教育狀況、人身財產安全、交通出行、業餘生活和家庭生活);

二是“好的心情”,涉及情感範疇的心態和情緒愉悅程度,包括精神緊張程度、自我價值的實現度、心態以及幸福感的時空參照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