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個性缺陷:大事做不來,小事不肯幹(1 / 2)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個性決定了一個人的命運。

人們往往想盡快致富。這種心理,每個人多少都會有,但是很多人往往有不同的看法。他們希望以專業的知識作為自身發展的工具,而不是以個性。常以一句話來表明自己的態度:“我的工作績效是最好的解釋。”也就是說:“你不妨以客觀的立場來評定我的工作績效吧!我相信你會感到高興,說不定還會留下深刻的印象!”

盡管他們心裏多少也明白,雖然每一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喜愛,但在工作上仍得拿出一些具體的成果來讓別人評價。然而,個人的偏好以及急功近利的希求已將他們加速推上另一條路:他口口聲聲說要當經理,事實上,他倒很有可能變成一位熟練的業務人員或促銷人員。

如果這時他們能洞察到底關鍵是什麼,情形也許就會不同。當人們自以為他們是采取一種以成果或以工作為導向的方式求發展,而實際上所采取的卻是一種完全相反的個性導向的方法時,在他們的事業生涯中,就免不了會遭遇到一些危機。事實上,許多小挫折也是由於他們對這觀念的認識不清。

一、“我這個人,天生就是做大生意的料”

一個學工程的人,如果把加強工作技能放在第一位的話,他極有可能走上生產與管理的路子;但倘若他迷戀於個人魅力的話,就會不知不覺地走上一條通往銷售及促銷的路。

如果你不清楚自己玩的是什麼牌,那倒並不重要,因為你隻要打任何一張牌,別人都得有反應。但如果你不想等別人經過仔細評估後,才來讚美你的工作,那麼就讓你的個性顯現出來。

我們試以學工程出身的泰勒為例。

由於泰勒的協助,他所在的公司一共做成了6筆兼並的生意。因為生意這麼好做,公司知名度也提高不少,高階層人士也就樂得反複運用這種策略。然而,在這方麵搞了4年之後,泰勒開始覺得吃不消了。於是,他想再回到管理崗位上。

有能力幫助他的當然是他的朋友班傑明,盡管過去4年來兩人接觸的機會不多,但班傑明仍然和往常一樣喜歡他、賞識他。當泰勒請求他協助時,他說:“我一定要看到你重回到正途上。”班傑明仍然覺得泰勒是一位充滿前途的年輕人,他說:“在公司裏,我實在幫不上你什麼大忙,公司的規模太大了,相對的,升遷速度也就比較慢,不過我知道一家規模較小的消費產品公司正在征求一位總裁。”泰勒當時高興得要跳起來歡呼,他迫切想要得到那份工作。

泰勒的風度以及說服魅力,是使他坐上這個職位的一大本錢。

當時,他說:“麵談時我表現得實在很好,隻可惜我不能以麵談為生。”主持麵談的兩位先生都很喜歡他,但卻都有點保留,其中有一位告訴班傑明說,泰勒沒有什麼管理經驗,而且拿不出實際的績錄來。

班傑明試圖安撫他們,他不斷描述從前聽過泰勒所說的話,告訴他們:“他能替你們創造出奇跡來!”這句話出自班傑明之口,實在不是他的一貫作風,也實在是很高的讚譽。次日,泰勒就被錄用了。

在以後的兩年間,泰勒的生活充滿了刺激與無休止的工作。上任三星期後他表示:“我得激發公司每一位同仁的士氣!”他拓展產品線,增雇業務員,也把廣告及公關的預算增加十倍,並且打算進行一連串的新投資。他不斷地用一句話來說明他的策略:“我們要成長。”

回想起來,他在公司灌注的哲學,其實是:“我們必須拿得出一點東西來——不管是產品或是服務,盡力去討好每一個可能的顧客。”

在泰勒所定的大方針引導下,以後26個月中,公司幾乎在所有可能的發展方向上都下了一番功夫。此舉使公司的財務與生產部門同仁深感不安。

第二年,泰勒氣憤地說:“這些人都是傻瓜,他們的眼光都隻停留在手中的鉛筆上,根本談不上什麼遠見。”

在當年年底,由於經濟蕭條,公司的資金很快就用光了,泰勒進退兩難地說:“這些投資很快就會回收的,你們等著瞧吧!”

他甚至又完成了一次小規模的股權收購交易,並笑著說:“我以此為榮,沒有我,你們永遠沒法辦到,這次‘本壘扣’可算成功了。”

但是用來進行收購的資金隻會使原來的負債壓力更加沉重。在下一次董事會會議時,原來和諧的氣氛就被一種憎恨的情緒所取代了——泰勒被炒了魷魚,公司也被迫向法院申請宣告破產。

“你根本不是一個管理者,你是一個破壞者!”在眾人麵前,董事長向他咆哮道。泰勒崩潰了,他說:“你們不能這樣對待我,我是你們唯一的希望呀!”泰勒的說服魅力顯然地在經營赤字中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