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2章 戒除惡習(2 / 2)

點金石是一塊小小的石子,據說它能將任何一種普通金屬變成純金。羊皮紙上的文字解釋說,點金石就在黑海的海灘上,和成千上萬與它看起來一模一樣的小石子混在一起,但真正的點金石摸上去很溫暖,而普通的石子摸上去是冰涼的。

這個窮人如獲至寶,很快變賣了他為數不多的家產,買了一些簡單的裝備,在黑海邊紮起帳篷,開始撿拾那些石子。他知道,如果他撿起一塊摸上去冰涼的普通石子就將其扔在地上,他就有可能幾百次撿拾起同一塊石子,所以當他摸著冰涼的石子的時候,就將它扔進大海裏。他這樣幹了一整天,卻沒有撿到一塊點金石。但他不善甘罷休,一個星期過去了,一個月過去了,半年過去了,一年、兩年……他還是沒有找到點金石。他沒有氣餒,仍然繼續幹下去:撿起一塊石子,是涼的,將它扔進大海;又撿起另一塊,還是涼的,再把它扔進大海……

終於,有一天,這個窮人撿起了一塊石子,這塊石子是溫暖的……但他已隨手將它扔進了大海裏。因為他之前把撿拾到的所有石子都扔進了海裏,扔石子已成了一個習慣性的動作。他早已如此習慣於做扔石子的動作,以至於當他把真正想要的“點金石”撿到手的時候,也不假思索地扔進了大海。

一個隨手扔東西的習慣,久而久之,麻痹了思想,便積成了一個難以改變的惡習。惡習產生敗德惡行,最終得到的隻能是機會眨眼間從手中悄悄溜走。

半夜煙鬼

美國石油大亨保羅·蓋蒂曾經是個大煙鬼,煙抽得很凶。

有一次,他度假開車經過法國,天降大雨,開了幾小時車後,他在一個小城的旅館過夜。吃過晚飯,疲憊的他很快就進入了夢鄉。

清晨兩點鍾,蓋蒂醒來。他想抽一支煙。打開燈,他自然伸手去抓睡前放在桌上的煙盒,不料裏頭卻是空的。他下了床,搜尋衣服口袋,毫無所獲,他又搜索行李,希望能發現他無意中留下的一包煙,結果又失望了。這時候,旅館的餐廳、酒吧早關門了,他唯一希望得到香煙的辦法是穿上衣服,走出去,到幾條街外的火車站去買,因為他的汽車停在距旅館有一段距離的車房裏。

越是沒有煙,想抽的欲望就越大,有煙癮的人大概都有這種體驗。蓋蒂脫下睡衣,穿好了出門的衣服,在伸手去拿雨衣的時候,他突然停住了。他問自己:我這是在幹什麼?

蓋蒂站在那兒尋思,一個所謂的知識分子,而且相當成功的商人,一個自以為有足夠理智對別人下命令的人,竟要在三更半夜離開旅館,冒著大雨走過幾條街,僅僅是為了得到一支煙。這是一個什麼樣的習慣,這個習慣的力量有多麼強大?

沒過一會兒,蓋蒂下定了決心,把那個空煙盒揉成一團扔進了紙簍,脫下衣服換上睡衣回到了床上,帶著一種解脫甚至是勝利的微笑,進入了夢鄉。

從此以後,保羅·蓋蒂再也沒有抽過香煙,當然他的事業越做越大,成為世界頂尖富豪之一。

這個故事給那些想學著抽煙的人或癮君子來說,是一個不錯的啟示。或許人人都有幾個惡習,隻不過我們是不是善於用理性控製它。林肯曾說:我一向認為,那些沒有惡習的人是很少有美德的。

世人惡習多多,除了我前麵講的以外,還存在普遍的和個人的惡習。國人普遍的惡習很明顯:隨地吐痰;便後不衝廁所;嗜煙酗酒;隨手丟雜物;不守秩序,人多不排隊;說話帶髒字;公共場所大嗓門;欺軟怕硬;冷漠、自私。

從個人來說,惡習有:公共場合吃零食、照鏡子;說話要麼唾沫亂濺,要麼犯嗲;吃飯吧唧嘴,飯後當眾剔牙;站沒站相,坐沒坐相,隨處歇腳脫鞋;掏耳朵、挖鼻孔,留長指甲;好攀比、好麵子;拖延時間、撒謊;耍小聰明,還自以為了不起。

習慣是一種頑強而又巨大的力量,美德的任務就在於鏟除惡習。古波斯詩人薩迪說:既然種下一顆惡的種子,休想獲得善的果實。記住,沒有誰能夠真正羞辱我們,除了我們自己!

箴言錄

如果說好習慣是道德的資本,那麼惡習就是負債。培養好習慣需從小開始,戒除惡習需從“狠”字上下功夫,堅持不懈,直至根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