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這惡魔總是在暗暗地、悄悄地毀掉人間的好東西。
——英 培根
嫉妒是公然證明別人比自己優秀或卓越的一種情緒表現,輕則會產生羞愧、憤怒、怨恨等情緒表現,重則可能導致心理嚴重失衡,甚至產生性格扭曲。有人說,嫉妒是女人的天性,其實不然,男人照樣嫉妒,隻不過嫉妒表現的形式更為隱蔽而已。
嫉妒有好有壞。莎翁把嫉妒比作愛情的衛道士。設若你的戀人反對你和別的異性頻繁接觸或交往,證明她(他)心裏在意對你的這份情感;設若你的戀人對此情形視若無睹,根本不在乎,證明此情難係,屬危情矣。這一來,嫉妒成為了感情的晴雨表,具有積極的意義。但嫉妒更多的則是表現為消極的一麵。由於嫉妒,怨恨、中傷、詆毀等過分的言行相繼產生,往往給人造成一種心胸狹窄、缺乏教養的印象。
培根寫過一篇文章《論嫉妒》 詳細地分析了哪些人容易嫉妒,哪些人容易招來嫉妒。他認為,無德者必會嫉妒有道德的人;好打聽別人閑話的人必是嫉妒者;老前輩容易嫉妒後起之秀;一起共事的同事看著身邊的同事擢升獎拔,而易產生嫉妒;天生有某種生理或心理缺陷的人容易嫉妒別人;虛榮心強的人更容易產生嫉妒。培根說:嫉妒總是來自於自我與別人的比較,如果沒有比較就沒有嫉妒。那些容易招致嫉妒的人,往往是自己不留心釋放的一些不良信息,而遭致的惡果。富家公子因為坐享其成而易遭嫉妒;野心勃勃、到處招搖過市的政客易遭嫉妒;出生微賤的人一旦顯達必受人嫉妒;驕傲自大的人就更不消說了。
在嫉妒心理作祟的時候,我們不妨試一試以下消除的方式:其一,不要認為嫉妒是對自己的否定和威脅,是對自己的利益是損害,這純屬主觀臆斷;其二,客觀、冷靜地分析自己,找出差距和問題所在,及時調適自己的身心狀態;客觀地看待別人的優點,肯定自己的長處,縮小與被嫉妒者的差距。當然了,嫉妒也並非一無是處,如果將嫉妒心轉化為進取的動力,勇往直前,一樣會有美好的前景。
對於富人的心態
有這樣一則笑話:一個中國人參觀紐約和東京的富人區,分別問美國人和日本人,會不會嫉妒他的富豪同胞。
美國人說:不,他有機會致富,我也要尋找機會富起來!
日本人說:不!我會和他交朋友,把他致富的經驗學到手,超過他!
後來這人回到中國,訪問了幾個大城市的富人區,每走一個城市便問同樣一個問題,答案五花八門,實質都是兩個字:嫉妒!什麼“一夜暴富,肯定背後沒幹好事!”“興許人家祖宗八輩積了什麼陰德!”“恨不得一把火給燒了!”
但丁有一句名言:驕傲、嫉妒、貪婪是三個火星,它們使人心爆炸。嫉妒是一種不能忍受別人幸運的憤怒。嫉妒是一股無名之火,它燒掉的是人的理智,使人性的弱點無限製膨脹,阻礙人們積極向前。
山羊與驢子
有一則寓言故事,說有人養了一隻山羊和一頭驢子。山羊每次看見驢子的草料比它還要豐盛,就心生嫉妒。為了陷害驢子,山羊故意對驢子說:你看,主人待你多不公平啊!一會兒叫你馱東西,一會兒又叫你在磨房裏拉磨。
驢子雖有同感,卻表示這是它的命,沒辦法抵抗。
於是,山羊勸驢子佯裝發狂,跌落到山溝裏,即可獲得休息的時間。驢子輕信了山羊的詭計,故意跌進山溝裏,受了重傷。
主人請來獸醫診斷傷勢,獸醫交代主人要用山羊的肺搗爛敷在驢子的傷處。主人立刻把山羊的四腿綁上,準備宰掉給驢子療傷。這時,山羊流著眼淚後悔地說:是我自己害自己啊!
培根說:虛榮心甚強的人,假如他看到別人在一件事情中總是強過他,他也會為此產生嫉妒的。嫉妒的本質就是愚蠢和蠻不講理,它受陰暗心理驅使,做出種種惡行,最後不但傷害了別人,而且傷害自己。
一個善妒的丈夫
從前有個富商,娶了一位貌若天仙的妻子,從此就變得妒心重重。不許妻子參加別人的婚禮,不許出席種種宴會,不許她上教堂,更不許她看別的男人一眼,總而言之,不許她邁出家門一步。開始妻子知道這是丈夫愛她,但久而久之,妻子生厭了,因為她覺得自己清白無辜,還這樣提防她,就想治治丈夫的妒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