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國慶事件(1 / 2)

第二十九章國慶事件

文祥對在威廉那裏看到的精美酒杯,第一種猜測就是八國聯軍的時候,從皇宮中流落出來的。但這種猜測無法驗證,因為現在這個酒杯放在威廉那裏,已經是他的私人物件了,如果他不樂意,你什麼消息都打聽不到。

文祥曾打過要從威廉那裏偷出酒杯的想法,但經過慎重地考慮之後,文祥放棄了這種念頭。因為自己無法追溯這個酒杯的來龍去脈,如果是威廉參與了那場掠奪的話,自己去把贓物偷出來,再送回中國,這在道義上講不算為過。但如果威廉是從其它渠道擁有了它,比如是買來的,那就自己難以說話了。

而且,如果酒杯失竊,威廉懷疑的第一個對象應該就是自己,因為隻有自己看到了那個酒杯。這樣會給自己惹來麻煩。

威廉對酒杯的慎重態度,文祥在後來有很深刻的感受,自從那次以後,文祥再到威廉的房間裏去的時候,特意留意了威廉在房子裏的擺設,再也沒有看到和酒杯有關的任何東西。這就說明,威廉對酒杯作了周密的處理,他不想再留任何痕跡讓人知道酒杯的蹤跡。

對酒杯和威廉的關注,被接下來的一個事件,完全在文祥的腦海中覆蓋了,10月10日那天,是中華民國的國慶日,按照與華工簽訂的合同,作為中國這樣的節日,華工們是要享受假期的。貝爾蓋特的華工營傳來消息,華工發生了暴亂,已經造成了流血事件,四到五個華工在這次衝突中被打死。

接到這樣的消息,文祥馬不停蹄地趕了過去,等文祥趕過去的時候,事情已經平息下來,死去的人也已經被英國人處理了,在英國人那裏,文祥聽到的是,華工們鬧罷工,演變成暴亂,導致事態惡化。其它的,英國人不願意多說。

為了了解事情的真相,文祥走訪了華工營裏的華工,多個華工向文祥述說的事情經過都基本差不多,華工們說的事情經過是這樣的。

10月10日這天,貝爾蓋特下起了大雨,這樣的天氣再加上這樣的日子,英國人卻還在催促著華工們去上工。在這樣的情況下,可以想象,華工們心裏窩著怎樣的火。

是英國人的一句英語引爆了整個事件,這個華工營的英國管理者,在催促華工們走的時候,說了一句:“go,let‘s,go.這句英語聽到華工們的耳朵裏,是那麼地不舒服。

“狗”這個詞,中國人賦予了它太多的含義,在口語中,尤其是對人的嗬斥中,這個詞就極具侮辱性,大多數罵人的話都跟它綁在了一起,如“走狗”,

“哈巴狗”,“狗腿子”。

文祥對這個深有體會,就拿一種習俗來說,狗肉是不能上席的,就是在招待客人的席麵上是不能有狗肉的,如果上了狗肉,那就是對客人極大地不尊重。封建社會的士大夫們是從來不食狗肉做的菜。哪怕菜名上出現“狗”這個字的菜,都會敬而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