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明肅太後(1 / 1)

顧三是皇宮太醫院新晉的太醫,年輕仁善,博覽過眾多醫書,常在坊間為百姓看病除災。因淵博醫識與回春妙手,亦使得太醫院的老前輩們讚曰,“青出於藍”。

此刻,顧三正恭謹地跪在長寧宮的朱色闌幹外,等待著明肅太後的宣喚。

宮女斂著眉目從宮內走出,長長的衣裾滑過階下青石上的細雪。領頭的嬤嬤作了個手勢,顧三從地上起身,側身隨上。

蘅杜燃香,嫋嫋的煙霧漫過九轉屏風,模糊了水晶珠簾後幾道身姿窈窕的人影。

明肅太後雍容端莊地倚在鳳榻上,塗上朱色蔻丹的指甲輕磕著懷裏的金銅手爐,容光華豔,令人不敢逼視。三位華服妃子依次列坐在明肅太後身側,或豔或素,也是不俗姿色。

顧三略略一眼掃過,卑首屈膝,溫文行禮。明肅太後見得人來,將懷中手爐遞給近侍宮女,淡淡地問,“你就是宮裏新來的顧太醫?”

顧三低首,恭敬回道,“正是微臣。”

明肅太後輕舒玉指,不經意地指向身側最外邊的素衣妃子,款款笑道,“哀家瞧著□□妃近來愈顯消瘦了,還請顧太醫好生給看看。”

兩側宮女挑開一方簾子,顧三單膝著地,匍匐著上前。片刻,一隻纖細的手從簾中伸出,軟軟地垂在他麵前。

那隻手生得極秀氣,卻也很蒼白,薄薄的肌膚底下隱約地透著淡青色的血脈,仿佛一用力就會破裂了。顧三輕輕觸到那隻手腕下的肌膚,冰冷而柔軟的觸感令他心頭一顫。按捺住心神,他凝神斂首,三指切關,沉下心診脈。

眾人皆知,□□妃子入宮方才有三月光景,可如今由這脈象來看,懷胎時日竟已達四月之久。顧三的神色微動,用眼角餘光瞥向明肅太後雍容,隻見太後臉上掛著尊貴的微笑,而一雙鳳目中卻是半分笑意也無。

顧三打了個冷戰,頓覺冬寒徹骨,額頭上也沁出了滴滴冷汗。沿著那隻手往上看,是一截素白的衣袖,袖口邊繡著幾朵橫枝的梨花,極為清淡雅致。

顧三屏住了呼吸,早早聽聞□□妃子冰清玉潤,今日雖隻見其著裝,但覺已非紅塵一般胭脂俗粉所能比也。這般想著,顧三慢慢地抬起眼。

水晶珠簾後,是一個美麗而蒼白的女子。素衣,輕妝,素簡得不像帝王的後妃。眼波微轉,幽幽水波似要傾流而出,象是冬夜裏摻著雪的月光,清冷之餘,留一地淡淡哀婉、淡淡清愁。

“顧太醫,□□妃懷胎多少時日了?前些天皇上提過一次,轉眼,哀家這就給忘了。”明肅太後微微地笑著絮語,目中露出不明深意。

顧三回過神來,察覺方才目不斜視地盯著□□妃子不僅是失了君臣禮儀,更是觸犯了後宮帝妃的忌諱,心下不禁忐忑。又見太後神色是這般令人琢磨不透,也不敢妄加揣測,隻依實稟道,“回太後,娘娘身孕已是四月有餘。”

“咦,□□妃莫非入宮前就有了月餘的身孕?”慕容靈作訝然狀,挑了挑細細的眉毛,似是疑惑不解、又似是喃喃自語,“□□妃是何時承得帝露,宮裏的彤史上可沒記載啊。”

一旁的華衣妃子衛連雪皓腕輕抬,掩唇輕笑,雲鬢間的金步搖微微垂曳於耳側,更添華美容儀,隻聽得她細聲細氣地道,“後宮佳麗三千,有幾個能輕易懷上龍種的?別管這宮裏宮外,隻要懷上的是皇上的子嗣,那可不就是我們作後妃的榮幸和盼頭。”

“貴妃姐姐的話雖有理,但是……”慕容靈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斜斜地瞥過慕容離一眼,慢慢地道,“聽說□□妃入宮前不是一人去了江南麼?可回來時,有人瞧見了,□□妃是與丞相家的公子一道在南平河渡口下的船。”

衛連雪望了望明肅太後,刻意壓低了聲音勸誡慕容靈道,“此事關係□□妃的清白聲譽,靈妃妹妹可不能胡言啊。”

慕容靈毫不在意地笑笑,“嬪妾這也是聽平莞郡主說的,貴妃姐姐若有疑慮,哪日見到了平莞,一問便知了。”

“哐當”一聲,明肅太後重重地將手中的翡翠茶盞擲在地上,上好的青瓷頓時摔得四分五裂。衛連雪及慕容靈起身跪下,不敢再出一言,殿內的宮人也齊齊跪了一地,紛紛噤若寒蟬。

“□□妃,你還有何話可說?”明肅太後眉目冷冷,望著慕容離的目光,如視草芥塵埃。宛若天成的尊貴容華,逼得人快要窒息。

慕容離低首,隔著衣衫撫摸著小腹上的那團凸起,心突然就變得很柔軟、很柔軟。刹那間思緒萬千,所有的愛恨癡嗔恍若置於世外,散作紅塵雲煙,隨風而沒。奈何黃泉,那麼冰冷的地方,不如隨它一同歸去、歸去。忘了委屈,忘了怨恨,其實生死說來不過淡如流雲,“嬪妾有錯,甘願自絕謝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