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依托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國》(上冊)所推出的一部小冊子。它也是曆史常識之作。雖然涉及若幹學術研究和爭鳴,但充其量不過仍是說三國的一些基本知識,ABC而已。
我對《品三國》相當欣賞,惟因欣賞,所以誦讀。學術界友朋也多有認同,並盼有一部《品三國》讀書劄記問世。因而經啟示後,就用了這個不卑不亢的《〈品三國〉補正》為書名。蓋此作斷非出自於嘩眾或指責,隻是願為著者作些勘誤,甚至是糾正手民的誤植。雖然用心良苦,但畢竟是雕蟲小技、吹毛求疵。如果出版後,能使讀者更熱衷於中華傳統文化,包括三國文史,以及對易著《品三國》和同類著作的向往,那是十分欣慰的。
我從來認為,學術隻有走向社會,麵向大眾,才是真正的學術;曲高和寡,陽春白雪的“顯學”,也隻能轉化為大眾學術,才有生命力。在這個方麵,易中天先生以及中央電視台的《百家講壇》、上海東方電視台的《文化中國》,都分別在自己的平台作出了榜樣和貢獻。
就在此書即將完稿時,北京東方左岸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委托青年學者李子遲先生為特約策劃人,專程前來上海組稿;為強化出版力度,中途還邀請時在深圳忙碌中的公司總經理羅會斌先生前臨策劃就緒。
是為記。
盛巽昌
2007年1月於上海社會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