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行動策略:操作加工理想中的“奶酪術”(2)(3 / 3)

卡騰本先生對渴望成功的青年人說:“每天早上不妨和自己說說話。我們常常說身體的運動很重要,以至還沒睡醒就起床到處走動。但是,我們更需要的是精神、心智上的運動,以便促使我們付諸行動。所以,每天不妨給自己說些鼓舞信心的話。”

這話聽起來可笑、膚淺,或是孩子氣嗎?一點也不。相反的,這在心理學上是絕對正確的。18世紀以前,馬可斯·奧瑞利亞斯在《沉思錄》中有這麼一句話:“生命是由思想組成的。”這句話在今天也仍然正確無疑。

每天時時跟自己交談,可以引導自己思考什麼是勇敢和幸福,什麼是平安和力量;每天跟自己談些需要感謝的事,這樣,你的心靈就會海闊天空,快樂歡唱。

想些該想的事,會使你的工作變得並不那麼討厭。上司喜歡下屬對工作充滿興趣,那樣的人才會為他賺更多的錢。但是,我們不用管上司要什麼,我們隻想對工作感興趣能為我們帶來什麼就可以了。記住,你有一半清醒的時間花在工作上,如果你不能從工作中得到快樂,可能也很難從別處得到。時時提醒自己,對工作保持興趣,這不但可以免除憂慮,從長遠看,還可能使你得到升遷加薪的機會。縱使不能,它還是可以減少疲勞,並且幫助你安享悠閑自在的時光。

不讓“跳槽”為難你

在今天的社會裏,每個人都可以追求自己的成功,但是,如果你處在一個不利於你發展的工作崗位上,你敢不敢提出辭職呢?你雖然想幹一番大事業,但是卻被安排去做一件不重要的事情,換言之,你被拋到一個閑置的位置上,本來老板答應交給你的具挑戰性而有創意的工作,竟被其他同事瓜分掉,你必然很生氣,是不是?

人在氣憤時,往往做出很衝動的事情,所以在你向上司遞辭職信以前,還須三思,如果你是首次在這個行業發展,對很多事情仍感到陌生,你需要多做多問多學習,故而不該養成偷懶的性格,更不可斤斤計較,能夠有機會讓你深入了解自己的工作,什麼事情都讓你動手去做,這是你的福氣。

相反,若你對現今的工作不感興趣,無法從中獲得成就感,最令你耿耿於懷的是,你的工作性質根本與你想像中的相差太遠,例如:麵試之時,上司答應讓你成為他的私人助理,結果其他同事把你當做信差看待,事無大小,都叫你去跑腿,遇到這種不合理的現象時,你應該直接跟上司談自己的感受與想法,事情可能會有轉機,上司開始重視你的價值。如果你不想重蹈覆轍,在尋找下一份工作的時候出現同樣的難題,你要認真注意麵試者所提出的問題,若是在報刊的聘請廣告欄上,他本來是要找一個具有分析能力、具有創意的工作,但在麵試時對方卻沒有問及你這方麵的問題,你便要特別小心,避免再次受騙。

如果你打算跳槽,要排除這樣一個認識誤區。

世界上到底有沒有“理想工作”呢?

這要看你從什麼角度去看這個問題。

你總不滿意現狀,認為本身工作條件差、待遇不好,羨慕其他人,覺得沒他們幸運,不能享有厚薪高職,而且沒有社會地位,甚至深信當老板一定比打工好。

對於你來說“理想工作”就是厚薪高職、在公司內地位顯赫、生意上的交易涉及巨大數額、平日高級享受等等事物的總和。

為了爭取早日實現理想,你起初會努力掙紮,不斷轉換工作,希望碰上機會。但結果往往令你失望。

在失望之餘,你會責怪“製度”本身出了問題,卻沒認識到,世界上其實並沒有“理想工作”這回事。

事實上,巨大的成功並非一蹴而就的,它不過由一連串的小成功,長期積累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