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似乎很流行去嘲笑那些一心一意的人,然而那些站在世界最前列改變了整個世界的人都是隻有一個單一目標的人。在如今這個專長的時代,如果一個人不是一心一意,沒有保持一貫的態度,保持一貫的熱情,那麼他是不可能出名的。一個人要想在這個熙熙攘攘的星球上讓別人知道他的成就,一個人要想突破現代文明中堅固的保守主義,他就必須把自己所有的目標全部集中在一點上。經常改變的目標,不斷動搖的決心,在這個世紀是找不到生存的一席之地的。“精神上的動搖”是很多失敗教訓的原因。世界上有很多不成功的人,他們失敗的原因都是想用空桶從枯井中打水。
“A先生經常嘲笑我,”一位年輕的美國化學家說,“因為我總是一心一意地做事情。而他自己對每件事情都有自己的見解,而且還立誌要做到在很多領域都出類拔萃。但是我認為,如果我想要有所突破的話,我就不斷地把我所有的能力都集中在一點上麵。”這位偉大的化學家,當時還隻是一名默默無聞的教師,當時還在一間小木屋裏麵學習,用鬆樹的節瘤來照明。沒過幾年,他就已經在英國的伯爵麵前演示電磁原理的試驗了,最後他成為了當時國內最大的科學院的領袖。他就是華盛頓史密森學會的已故的亨利教授。
歌德曾說,如果我們不可能精通使用自己的一種才能直至達到完美的時候,那麼我們就不應該使用它。如果非得要去加強這種才能,那麼我們通常都會發現,當這種才能的優點最後展示在我們麵前的時候,我們會因為在這種無聊的事情上麵浪費的時間與精力都太可惜了。一句老話說得好:“精通於一項生意的人能養活一個妻子和7個孩子,而精通於7項生意的人連他自己都難養活。”
隻有一心一意的人才能勝利。有著眾多野心的人很少在曆史上留名。他們沒有足夠持久地集中自己的力量,因此就沒有辦法在名人錄裏麵刻下自己的名字。盡管愛德華·埃弗雷特擁有令人驚歎的才能,他還讓所有對他非常期待的朋友們失望。他讓自己涉獵整個知識的領域和上等社會的文化領域;然而一提起埃弗雷特的名字不會讓人們像提起加裏森和菲利普斯那樣聯想到一些偉大的成就。伏爾泰把法國人拉哈普稱為一個永遠都在燃燒的爐子,但是這個爐子從來沒有用來煮過任何東西。哈特利·科爾裏奇天生有著過人的天賦,但是在他的性格之中有一個致命的缺陷——他沒有明確的目標,因此他的一生都伴隨著失敗。他就像水一樣不穩定,因此沒有任何專長。科爾裏奇的叔叔索西評論他說:“科爾裏奇有兩隻左手。”他一直獨自生活在自己的夢境當中,因此他對外界有一種病態的畏縮。甚至是在自己打開一封別人寫給他的信的時候,他都沒法控製使自己的雙手不顫抖。他也曾經努力從毫無目標的生活中脫離出來,決心擺脫從鏡子裏麵看到自己的臉的時候大腦裏的空白,但是就像詹姆斯·馬金托什爵士那樣,他一直到自己的生命終結都僅僅是個有希望的人,而沒有什麼成就。
成功的人都有自己的計劃。他能找到自己的目標並為之堅持到底。他做出計劃,並且實行計劃。他徑直奔向自己的目標。每次當他前進的道路上出現了困難的時候,他不會被強迫著選擇這條路;如果他不能克服這個困難的話,他就會停下來好好查看一下這個困難。持續地把自己的才能集中在一個中心目標上,會給自己帶來巨大的力量。反之,如果沒有目標地濫用自己的才能,這樣隻會削弱自己的力量。一個人的思想必須種在一個明確的目標上麵,就像一部機器沒有平衡輪那樣,最後會自行散架。
這個追求集中注意力的年代,不僅僅需要受過教育的人,不需要天才,不需要萬金油,而需要那些受過訓練能夠去完成一件事情的人。拿破侖就能夠比自己手下的任何一個人更加出色地操練自己的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