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行動時機:策劃“零超越”的手段(1)(2 / 3)

有句俗語“命好不如運好,運好不如流年好。”某年的一個機遇,就足以改變你一生。問題是,你有沒有好好捕捉這個機遇。請擦亮你的眼睛,留意形勢變化,爭取做第一個捕捉並善用機遇的人。

對待機遇,有兩種態度:一是等待機遇,二是創造機遇。等待機遇又分消極等待和積極等待兩種。不過,不管哪種等待,始終是被動的。你應該主動去製造有利條件,讓機遇更快降臨在你身上,這是創造機遇。

創造機遇,首先要克服種種障礙。錯誤的思想、不正確的態度、不良的心理習慣,是創造機遇的主觀障礙。克服不了主觀障礙,就會出現自己拖著自己後腿,被自己打敗的情況。

(1)主動尋求機遇

機遇等不來。有一名美國諺語說:“通往失敗的路上,處處是錯失了的機會。坐待幸運從前門進來的人,往往忽略了從後窗進入的機會。”隻有敢於衝鋒、主動進擊的人,才能抓住機遇。機遇不會落在守株待兔者的頭上。

爭取機遇,抓住機遇,就要勇敢地以自己的最佳優勢迎接挑戰,要力求選擇最佳方案,然後見之於行動。必須主動尋覓機遇,要敏銳地“纏住機遇”。機遇隻能饋贈給踏破鐵鞋、積極尋求的探索者,而不是恩賜給守株待兔、消極等候的人。懂得緊緊抓住機遇的人,才有希望摘取成功之果。

美國鋼鐵巨頭卡內基是個主動出擊、超前預測、看準機遇的高手。1865年,美國南北戰爭宣告結束,北方工業資產階級戰勝了南方種植園主,但不幸林肯總統遇刺身亡。當時,全美國沉浸在悼念失去可敬總統的悲慟之中。卡內基卻清醒地預料到,戰爭結束後,經濟複蘇在即,經濟發展必對鋼鐵需求量俱增。他即義無反顧地辭去了鐵路部門有優厚報酬的工作,創立了聯合製鋼鐵公司,後又發展為US鋼鐵企業集團。他抓住了經濟複蘇的機遇,並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機會,隻是提供了成功的可能性,要真正獲得成功,仍然需要百折不撓的奮鬥。獲得機遇是好事,但是不能把機會等同於成功,不能把契機當成特權。

許多勇於選擇機遇,善於利用機遇的人,他們總是從不畏懼艱難挫折的挑戰,而是將磨難看做是對生存智慧的一種檢閱。他們通過機會展現出自己的不凡身手,無論結果是成功還是失敗,都視作是人生中有價值的組成部分。成功了,即取得了“階梯式”的收獲,進而繼續搏擊不止。失敗了,即將其作為是給成功所作的鋪墊。

當你失去了一次機遇後,切不可一蹶不振,否則永遠不會有新的機遇降臨。如果下定決心,努力改變自己,定會使第二次機遇光顧你的門庭。

(2)努力創造機遇

亞曆山大在打了一個勝仗之後,有人問他:假使有機會,他想不想把第二個城邑攻下?“什麼?”他怒吼起來“機會?我製造機會!”

是的,世界上最需要的,正是那些能夠製造機遇的人。時機雖是超乎人類能力的大自然的力量,但人在機遇麵前,不都是被動的、消極的。許多能成大事的人不愁不煩,總是靜待機會的到來,可是,更多的時候,是積極地、主動地爭取機會,“創造”機會。

培限指出:“智者所創造的機會,要比他所能找到的多。”其實,在主動進取的人麵前,機會完全是可以“創造”的。隻是消極等待機會,這是一種圖僥幸的心理。正如櫻樹那樣,雖在靜靜地等待著春天的到來,而它卻無時無刻不在蓄精養銳。人在待機之時,不能放鬆蓄銳養神的積累功夫,而且要時時窺測方位,審時度勢,見縫插針,以尋求有利自身發展的機緣。一個強者,總能創造出契機,當一個人計劃周詳,考慮縝密,在多種有利因素的配合下,機遇來到你的身邊。常常與機會結緣,並能借助機遇的雙翼,搏擊於事業的長空。走向成功的人,絕不是一個逍遙自在、沒有任何壓力的觀光客,而是一個積極投入、“執迷不悟”的參與者。善於製造機遇,並張開雙臂迎來機會的人,最有希望與成功為伍。積極創造機遇,也正是現代人必須具備的人生態度。

機遇相當重情誼,你對它傾心,它也會對你鍾情,給你報答。機遇是一種重要的社會資源。它的到來,條件往往十分苛刻,且相當稀缺難得,它並非那樣輕易得到。要獲得它,需要極大的“投入”,才會有“產出”,需要高昂的代價和成本,這就是準備相當充足的實力、雄厚的才能功底。

機遇是創造主體主動爭來的,主動創造出來的,它絕非上蒼的恩賜。機遇是珍貴而稀缺的,又是極易消逝的。你對它怠慢、冷落、漫不經心,它也不會向你伸出熱情的手臂。主動出擊的人,易捕捉機遇;守株待兔的人,常與機遇無緣,這是普遍的法則。你若比一般人更顯出主動、熱情的話,機遇就會向你靠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