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的方法要以教育為主,用事實教育人,用道理開導人,用後果提醒人,從而達到使對方心悅誠服地改正錯誤的目的。批評主要有以下這些方式:
1.幽默式批評
幽默式批評就是在批評過程中,使用富有哲理的故事、雙關語、形象的比喻等,緩解批評的緊張情緒,啟發被批評者思考,增進相互間感情交流,使批評不但達到教育對方的目的,同時也能創造出輕鬆愉快的氣氛。幽默式批評曲意婉轉,出語詼諧,在輕鬆巧妙的表達後麵,潛藏批評、針砭、規勸的內容。幽默式批評是以不太刺激的方式點到被批評者的要害之處,含而不露,令人回味無窮。但使用時不要牽強附會、生拉硬扯,否則會弄巧成拙。
語文課上,教師正在板書,一個學生下意識地用筆在桌上敲打起來,教師便立即停下了板書,詼諧地說:“同學們,配樂朗讀還沒有開始,怎麼就響起了伴奏聲?”教師的幽默逗笑了學生,敲打聲悄然隱去。學生上課做小動作,教師寓莊於諧,既指出了學生的錯誤,又讓學生在愉悅中接受了批評。
2.委婉式批評
委婉式批評又叫間接式批評,它一般采用的是借彼比此的方法,聲東擊西,讓被批評者有一個思考餘地。其特點是含蓄蘊藉,不傷被批評者的自尊心。
比如,一位顧客坐在一家高級餐館的桌旁,把餐巾係在了脖子上,這種不文雅的舉動讓其他顧客很反感。經理叫來一位侍者說:“你要讓這位紳士懂得,在我們的餐館裏,這樣做是不允許的,但要盡量含蓄地對他說。”
怎麼辦?既要不得罪顧客,又要提醒他。侍者想了想,走到那位顧客旁邊,禮貌地對他說:“先生,您是要刮胡子呢,還是要理發?”話音剛落,那位顧客立即意識到自己的失禮,趕快取下了餐巾。
侍者沒有直接指出客人有失體統之處,而是轉彎抹角地問了兩件與餐館毫不相幹的事,表麵上看來,好像是侍者問錯了,這既顧及了顧客的麵子,又提醒了他,可謂是委婉批評的妙用。
3.啟發式批評
啟發式批評是針對對方的錯誤而言。錯誤的改正還是“內因”起決定作用,而批評者的“外因”隻是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對方從根本上改正錯誤還是要靠自己的“良知”的覺醒和對錯誤的充分認識。
針對學生懶惰的行為,教師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從前有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人。一次家裏人出遠門了,就在他的脖子上套上一大張烙餅。幾天後家裏人回家發現這個人已經餓死了。原來他隻把嘴邊的大餅吃了,其餘的餅,他懶得轉圈吃,所以餓死了。可見,一個人如果懶惰,即使別人盡最大努力給予幫助,也產生不了多少效果,最後受害的隻能是自己。
那些懶惰的同學聽後,心靈受到震撼,從而改變了懶惰的毛病。
4.警告式批評
如果對方犯的不是原則性錯誤,或者不是正在犯錯誤的現場,我們就沒有必要“真槍實彈”地批評。可以不指名道姓,用較溫和的語言,隻點明問題。或者是用某些事物對比、影射,也就是平常所說的“點”到為止,起到一個警告作用。但是,如果遇到自我意識差、依賴性強、不點不破、不明說不行的人,也可以用嚴肅的態度、較尖銳的語言直接警告他。
5.請教式批評
有一個人在一處禁捕魚的水庫網魚,遠處走來一位警察,捕魚者心想這下糟了。警察走來後,出乎意料,不僅沒有大聲訓斥,反而和氣地說:“先生你在此洗網,下遊的河水豈不被你汙染了?”這情景令捕魚者十分感動,連忙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