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以上計算,我們可能對生命的短暫有了更深的了解。
其實,這筆賬算得僅僅是一個大概,因為許多人每天用於個人衛生的時間不止是1小時,尤其是愛美的年輕女性,有時甚至可以達到3至4個小時;某些人每天的睡覺時間也不止8個小時等等。那麼,能完全擁有這18年零1個月的人,又會有多少呢?更何況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活到80歲。
然而太多的人並沒有意識到,更沒有很好地珍惜這短短的幾十年,不知不覺中一生就晃過去了。
高爾基曾說過:“人從他出生的那天起,就一天天接近死亡,”人的一生是有限的,時間總是在不斷減少和失去,你無法創造,也無法花錢去買。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說自己花了多少時間去做某件事。而實際上,時間恰恰比任何商品都更有價值,它是無價的。
我們和愛迪生擁有同樣多的時間,但他發明了電燈。你的一夫,和莎士比亞的一天,同樣是24小時,他卻完成了《哈姆雷特》。然而我們大多數人卻終生碌碌無為,甚至僅僅隻是吃飽穿暖,維持自己的生存。
史學家司馬遷曾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在這裏,其實“死”也就是“生”。如何利用有限的時間,就決定你的生命是否豐富,是否有價值。
許多人總是抱怨時間不夠用,然而卻不懂得珍惜時間,不懂得有效地運用這一去不複返的資源。還有人總是閑話家常、遊手好閑、無精打采、言之無物。更多的人總是把時間浪費在無謂的應酬和芝麻綠豆大的小事上。
當然,還有一些人整日把時間浪費在做決定上,他們經常猶豫不決,到底要或不要、去或不去、買或不買、走或不走一一就像那隻麵對兩堆青草,卻不能決定該吃哪一堆,而活活被餓死的驢子。
湯勒絲每次買個小東西也要“貨比三家”,東問西扯、考慮再三,好不容易買成回家,又覺得似乎沒買到的那個比較好,結果又跑了一趟。這就難怪她總是非常忙碌了。
更有一個馬戲團的馴獸師,他聽說從未有人看見大象倒退走,因為大家都認為大象隻會往前走,不可能倒退走。
於是這隻馴獸師就決定要向這個“不可能”挑戰,他要訓練一隻會倒退的大象!他不斷辛勤地訓練,經過多年的努力,終於成功了。
於是,觀眾從四麵八方湧來,因為宣傳和廣告都保證將令觀眾大開眼界。場子正中央,站著那位馴獸師,正在口沫橫飛地說明大象倒退走的奇觀。
其實,任何人都知道,即使讓全世界的大象都學會倒退走路,又能怎麼樣?又有什麼意義呢?把時間浪費在沒有多大意義的事情上,值得嗎?若能把這些時間都拿來做更有意義的事,我們的時間還會那麼少嗎?
著名的成功學大師海特斯-萊西曾經接到一個小夥子的求教電話,他與那個向往成功、渴望指點的小夥子約好了見麵的時間和地點。
小夥子如約而至時,海特斯-萊西的房門大敞著,眼前的景象令小夥子頗感意外——海特斯-萊西的房間裏亂七八糟,一片狼藉。沒等小夥子開口,海特斯-萊西就招呼道:“你看我這房間,太不整潔了,請你在門外等候一分鍾,我收拾一下,你再進來吧!”一邊說著,海特斯-萊西輕輕地關上了房門。
不到一分鍾的時間,海特斯-萊西又打開了房門,並熱情地把小夥子讓進客廳。這時,小夥子眼前展現出另一番景象——房間內的一切已變得井然有序,而且有兩杯剛剛倒好的香檳酒,淡淡的酒香在房間裏蕩漾著。
可是,沒等小夥子把滿腹有關人生和事業的疑難問題向海特斯-萊西講出來,海特斯-萊西就非常客氣地說:“幹杯,你可以走了。”
小夥子手持酒杯一下子愣住了,既尷尬又非常遺憾地說:“可是,我……我還沒向您請教呢!”
“這些難道還不夠嗎?”海特斯-萊西一邊微笑著,一邊掃視了一下自己的房間,輕言細語地說,“你進來又有一分鍾了。”
“一分鍾……一分鍾……”小夥子若有所思地說,“您讓我明白了一分鍾可以做很多事、可以改變許多事情的深刻道理。”
海特斯-萊西舒心地笑了。小夥子把杯裏的香檳酒一飲而盡,向海特斯-萊西連連道謝後,開心地走了。
的確如此,隻要把握好生命的每一分鍾,也就把握了自己的未來。
列寧先生的好友給他介紹了一位秘書協助他工作。可過了一周,列寧先生把秘書辭退了,朋友很生氣,便去詢問。列寧先生十分嚴肅地回答:“我讓他去我辦公室拿資料,從家到辦公室隻需30分鍾的時間,而他卻用了一個半小時,這一小時,能幹多少事呀!”
人們大多隻擔心財物的損失,卻不擔心歲月一去不複返的損失。其實失去時間就如同失去生命。德國大詩人歌德就曾中肯地說:“假如我們能用對時間,我們有的是時間。”
綜上所述,每個人都應該珍惜每一分鍾時間。時間就是生命,時間比金錢更珍貴,金錢隻是一種符號,沒有了可以再通過努力賺回來,但時間流逝後卻不會再回來。隻有懂得珍惜每一分鍾、善於利用每一分鍾時間的人,才會在自己所在的領域有所建樹。
拖延是最危險的惡習
隻要我們留意觀察,我們一定會發現在自己周圍的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或這樣或那樣地存在著一種不良習慣——拖延。沒有一個人可以把自己拖延時間的習慣歸咎於外界因素,因為拖延時間的是你本人,受害的也是你本人。幾乎人人都希望在工作和生活中消除因拖延而產生的各種損失,但是,不少人卻沒有將自己的願望付諸行動,不知道自己所推遲的許多事情其實都是自己原本可以盡早完成的,因此,下一次他們依然會慣性地拖延下去。
為了按時上班,你把鬧鍾定在早晨6點。可是,當鬧鍾響起時,你睡意正濃,眼皮都不願睜開,於是起身關掉鬧鍾,又回到床上,心中說等一會兒就起來,沒什麼大不了的。這樣,久而久之,你會養成早晨不按時起床的習慣,同時,你又會為上班遲到而尋找借口。
在工作中,做事拖延的員工絕不會是一個優秀的員工。如果你存心拖延逃避,你就能找出成打的借口來辯解為什麼事情不可能完成或做不了,而為什麼事情該做的理由卻少之又少。把“事情太困難、太昂貴、太花時間”等種種借口合理化,要比相信“隻要我們夠努力、夠聰明、衷心期盼,就能完成任何事”容易得多。有些人不願許下承諾,隻想找借口,他們經常為了沒做某些事而製造借口,或是想出千百個理由來為沒能如期實現計劃而辯解。
拖延會慢慢地消耗人的創造力。任何憧憬、理想和計劃,都會在拖延中落空。正如一個美麗俊俏的小姑娘,也會在無休無止的拖延中變成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太婆。
在2003年,美孚石油公司已經遠遠超越了零售業巨頭沃爾瑪和IT行業的幾個大型企業,成為了美國該年度最賺錢的公司。當年該公司利潤為215億美元,比2002年增長91%,股東回報達到115億美元。美孚在2004年4月5日《商業周刊》評出的50家表現最佳公司中排名第十二位;在《財富》評出的全球500強中排名第二位。
當有人問起該公司的成功秘訣時,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李-雷蒙德隻對外宣稱多年來公司秉持的“決不拖延”的理念,對公司的成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決不拖延”是這家公司員工行為的重要準則之一。這一準則的執行,要求其所有的工作都必須做到決不延誤半秒鍾。
由此可見,克服拖延的毛病,培養一種簡便高效的工作風格,可以使公司的績效迅速提升,使每一位員工的工作乃至生命都更加富有價值。
如果你在工作中正受到怠惰的鉗製,那麼不妨就從所碰見的任何一件事著手。是什麼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突破了無所事事的惡習。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如果你想拖延某項雜務,那麼你就應該從這項雜務著手,立即進行。否則,事情還會不斷地困擾你,使你覺得繁瑣無趣而不願動手。總之,必須現在開始去做才是最好的方法。哪怕隻是一天或一個小時的時光,也不可白白浪費。珍惜時間,提高效率,這才是真正的工作態度。
為了不讓任何一個想法溜掉,當一個勤奮的作家產生了新的靈感時,他會立即把它記下來——即使是在深夜,他也會這樣做。他的這個習慣十分自然、毫不費力。一個渴望成功的人其實就是一個藝術家,他對工作的熱愛,立即行動的習慣,應該像作家記錄自己的靈感一樣自然。
總之,拖延是最具破壞性、最危險的惡習,它使人喪失了主動的進取心。可悲的是,拖延的惡習還具有慣性。顯而易見,惟一的解決良方就是——立即行動!這才是你成就事業的利器和法寶。
著名詩人拜倫說:“把握住現在的瞬間,從現在開始做起。隻有勇敢的人身上才會賦有天才、能力和魅力。因此,隻要做下去就好,在做的曆程當中,你的心態就會越來越成熟。能夠有開始的話,那麼,不久之後你的工作就可以順利完成了。”而科學巨匠富蘭克林則說:“把握今日等於擁有兩倍的明日。”將今天該做的事拖延到明天,而即使到了明天也無法做好的人,占了大約一半以上。因此,一個人如果想有所成就,就必須做到今日事今日畢,否則可能無法成做大事,也不可能成功。
文學大師魯迅曾說過:“時間猶如海綿裏的水,隻要你擠,總是有的。”隻要能夠養成珍惜每一刻努力的習慣,我們就可以做到每天比別人多擠出一小時來。這樣日積月累,就一定能夠達到我們想要達到的目標。